|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 1.1 背景介绍 | 第10-12页 | 
| 1.2 已有的理论方法简介 | 第12-17页 | 
| 1.2.1 外区复标度变换法(ECS) | 第12页 | 
| 1.2.2 收敛密耦合方法(CCC) | 第12-13页 | 
| 1.2.3 B样条R矩阵方法(BSR) | 第13-14页 | 
| 1.2.4 含时密耦合方法(TDCC) | 第14-15页 | 
| 1.2.5 扭曲波波恩近似方法(DWBA) | 第15页 | 
| 1.2.6 分子三体扭曲波方法(M3DW) | 第15-17页 | 
| 1.3 本论文的工作动机 | 第17-18页 | 
| 第2章 多中心扭曲波理论方法描述 | 第18-25页 | 
| 2.1 一般形式 | 第18-21页 | 
| 2.2 电离电子多中心连续波函数 | 第21-23页 | 
| 2.3 电离跃迁矩阵 | 第23-24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第3章 多中心扭曲波近似(MCDW-NT)在若干生物分子共面非对称条件下的应用 | 第25-44页 | 
| 3.1 背景 | 第25-28页 | 
| 3.2 四氢呋喃(THF)分子电子碰撞三重微分截面 | 第28-33页 | 
| 3.2.1 实验背景与理论方法 | 第28-29页 | 
| 3.2.2 结果与讨论 | 第29-33页 | 
| 3.3 四氢吡喃和1,4-二恶烷分子电子碰撞三重微分截面 | 第33-41页 | 
| 3.3.1 实验背景与理论方法 | 第33-34页 | 
| 3.3.2 结果与讨论 | 第34-41页 | 
| 3.4 本章总结 | 第41-44页 | 
|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4-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