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光纤激光打标实验系统样机的研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 1.1 激光加工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8-9页 |
| 1.2 激光标刻技术的优点 | 第9-10页 |
| 1.3 激光标刻技术研究意义 | 第10页 |
| 1.4 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目的 | 第10-11页 |
| 1.5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1-12页 |
| 第二章 激光标刻系统的工作原理 | 第12-16页 |
| 2.1 激光标刻系统的技术指标 | 第12页 |
| 2.2 激光标刻系统的组成 | 第12-13页 |
| 2.3 激光标刻系统工作流程 | 第13-15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 第三章 便携式光纤激光标刻系统的光学结构 | 第16-33页 |
| 3.1 激光标刻光源的原理和组成 | 第16-21页 |
| 3.1.1 激光器波长与材料吸收率关系 | 第18页 |
| 3.1.2 光纤激光器 | 第18-21页 |
| 3.2 振镜扫描系统简介 | 第21-30页 |
| 3.2.1 激光头和振镜控制 | 第22-23页 |
| 3.2.2 振镜扫描系统畸变分析 | 第23-27页 |
| 3.2.3 振镜扫描系统的畸变校正 | 第27-30页 |
| 3.3 准直扩束系统 | 第30-32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第四章 便携式光纤激光标刻系统的结构组成 | 第33-43页 |
| 4.1 结构组成 | 第33-34页 |
| 4.2 控制系统电路设计 | 第34-37页 |
| 4.3 系统控制板卡 | 第37-38页 |
| 4.4 激光标刻软件 | 第38-39页 |
| 4.5 激光标刻系统样机 | 第39-42页 |
| 4.6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第五章 便携式光纤激光标刻系统应用 | 第43-52页 |
| 5.1 激光加工理论 | 第43页 |
| 5.2 激光加工的仿真过程 | 第43-45页 |
| 5.2.1 选择物理场 | 第43页 |
| 5.2.2 建立几何模型 | 第43-44页 |
| 5.2.3 参数定义 | 第44页 |
| 5.2.4 边界条件设定 | 第44-45页 |
| 5.2.5 网格划分 | 第45页 |
| 5.3 仿真结果 | 第45-49页 |
| 5.3.1 激光功率对温度的影响 | 第45-47页 |
| 5.3.2 激光扫描速度对温度的影响 | 第47-48页 |
| 5.3.3 激光器功率对加工深度的影响 | 第48-49页 |
| 5.3.4 扫描速度对加工深度的影响 | 第49页 |
| 5.4 激光标刻与材料相互作用 | 第49-51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2-53页 |
| 6.1 完成情况 | 第52页 |
| 6.2 研究展望 | 第52-53页 |
| 致谢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 研究成果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