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经济建设和发展论文--国民收入、国民财富论文

普惠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的研究--以华北地区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文献综述第10-11页
        1.2.1 国外研究动态第10-11页
        1.2.2 国内研究动态第11页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1-12页
        1.3.1 研究思路第11-12页
        1.3.2 研究方法第12页
        1.3.3 研究框架第12页
    1.4 研究内容第12-13页
    1.5 创新点及不足第13-15页
        1.5.1 创新点第13页
        1.5.2 不足第13-15页
第二章 普惠金融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理论研究第15-20页
    2.1 资源有效配置理论第15页
    2.2 收入分配理论第15-16页
    2.3 金融发展的理论基础第16-17页
        2.3.1 金融结构论第16页
        2.3.2 金融深化论第16-17页
        2.3.3 金融抑制论第17页
    2.4 普惠金融发展对于收入水平影响的理论基础第17-20页
        2.4.1 普惠金融的门槛效应第17-18页
        2.4.2 普惠金融的减贫效应第18页
        2.4.3 普惠金融的排除效应第18-20页
第三章 华北地区普惠金融发展对于城乡居民收入影响的因素分析第20-34页
    3.1 华北地区普惠金融发展的现状剖析第20-25页
        3.1.1 华北地区金融体系及资源配置现状第20-21页
        3.1.2 华北地区普惠金融供求现状第21-24页
        3.1.3 华北地区小额信贷发展现状第24-25页
        3.1.4 华北地区小微企业发展现状第25页
    3.2 华北地区普惠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25-27页
        3.2.1 农村地区普惠金融体系不健全第25-26页
        3.2.2 金融体系不完善,需求与供给不对称第26页
        3.2.3 推进普惠金融的制度不完善第26-27页
    3.3 华北地区城乡居民收入的现状剖析第27-29页
        3.3.1 城乡收入比率分析第27-28页
        3.3.2 城乡收入增长率分析第28-29页
    3.4 华北地区普惠金融发展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因素分析第29-34页
        3.4.1 普惠金融发展直接影响因素第29-31页
        3.4.2 普惠金融发展间接影响因素第31-32页
        3.4.3 普惠金融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外部条件分析第32页
        3.4.4 普惠金融发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渠道第32-34页
第四章 华北地区普惠金融发展对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分析第34-52页
    4.1 模型选取第34-36页
        4.1.1 混合模型第34页
        4.1.2 个体固定模型第34-35页
        4.1.3 个体随机模型第35-36页
    4.2 指标选取第36-43页
        4.2.1 被解释变量,城乡收入差距指标(GAP)第36-37页
        4.2.2 普惠金融指数(IFI)第37-43页
    4.3 实证过程第43-50页
        4.3.1 单位根检验第43-45页
        4.3.2 协整检验第45-46页
        4.3.3 回归检验及模型选择第46-50页
    4.4 实证结论及分析第50-52页
        4.4.1 实证结论第50页
        4.4.2 结论分析第50-52页
第五章 华北地区普惠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第52-56页
    5.1 普惠金融主体方面第52-53页
        5.1.1 对普惠金融需求主体的建议第52页
        5.1.2 对普惠金融供给主体的建议第52-53页
    5.2 普惠金融体系方面第53-54页
        5.2.1 完善普惠金融政策体系第53-54页
        5.2.2 完善普惠金融基础设施第54页
    5.3 普惠金融制度方面第54-56页
        5.3.1 完善普惠金融监管制度第54页
        5.3.2 加强普惠金融运作制度建设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成果目录清单第59-60页
后记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攀枝花市知识创新能力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
下一篇:新理念指导下资源型城市乌海的产业发展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