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缩略词表 | 第14-15页 |
前言 | 第15-24页 |
1 沙门氏菌概述 | 第15-17页 |
1.1 沙门氏菌生物学特性 | 第15页 |
1.2 沙门氏菌病原学特性 | 第15-16页 |
1.3 沙门氏菌的鉴定 | 第16-17页 |
2 沙门氏菌的耐药性 | 第17页 |
3 沙门氏菌毒力因子研究 | 第17-20页 |
3.1 毒力质粒 | 第18页 |
3.2 毒素 | 第18页 |
3.3 鞭毛 | 第18-19页 |
3.4 菌毛 | 第19页 |
3.5 毒力岛 | 第19-20页 |
4 鸡白痢沙门氏菌致病性 | 第20-23页 |
4.1 临床特征及病理变化 | 第20页 |
4.2 致病机制 | 第20-21页 |
4.3 鸡白痢沙门氏菌毒力蛋白SpiC在致病性中的作用 | 第21-22页 |
4.4 鸡白痢沙门氏菌与宿主细胞死亡 | 第22-23页 |
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3-24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24-36页 |
1 材料 | 第24-26页 |
1.1 试验动物 | 第24页 |
1.2 供试菌株 | 第24页 |
1.3 主要试剂 | 第24-25页 |
1.4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5页 |
1.5 药敏纸片 | 第25-26页 |
2 试验方法 | 第26-35页 |
2.1 主要试剂的配置 | 第26页 |
2.2 禽源沙门氏菌的复苏培养及鉴定 | 第26-28页 |
2.2.1 细菌复苏及培养 | 第26页 |
2.2.2 革兰氏染色 | 第26-27页 |
2.2.3 PCR鉴定 | 第27-28页 |
2.2.4 生化鉴定 | 第28页 |
2.3 禽源沙门氏菌的药物敏感性试验 | 第28-29页 |
2.4 禽源沙门氏菌的耐药基因检测 | 第29-31页 |
2.4.1 耐药基因分类 | 第29-30页 |
2.4.2 引物合成 | 第30页 |
2.4.3 PCR的扩增 | 第30-31页 |
2.5 禽源沙门氏菌的毒力基因检测 | 第31-33页 |
2.5.1 引物合成 | 第31-32页 |
2.5.2 PCR的扩增 | 第32-33页 |
2.6 鸡白痢沙门氏菌致病性试验 | 第33-35页 |
2.6.1 生长曲线的测定 | 第33页 |
2.6.2 动物致死性感染试验 | 第33页 |
2.6.3 半数致死量(LD50)的测定 | 第33-34页 |
2.6.4 动物感染模型的建立 | 第34页 |
2.6.5 载菌量的测定 | 第34页 |
2.6.6 HE染色 | 第34-35页 |
2.6.7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第35页 |
3 数据统计与处理 | 第35-3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6-55页 |
1 禽源沙门氏菌鉴定 | 第36-37页 |
1.1 革兰氏染色 | 第36页 |
1.2 PCR鉴定结果 | 第36-37页 |
1.3 生化鉴定结果 | 第37页 |
2 药敏试验结果 | 第37-38页 |
3 耐药基因检测结果 | 第38-39页 |
4 毒力基因检测结果 | 第39-40页 |
5 致病性试验结果 | 第40-55页 |
5.1 鸡白痢沙门氏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 第40-41页 |
5.2 致死性感染结果 | 第41页 |
5.3 LD50测定结果 | 第41页 |
5.4 感染鸡白痢沙门氏菌后雏鸡的临床及剖检变化 | 第41-43页 |
5.4.1 鸡白痢沙门氏菌S0701株感染组的临床及剖检变化 | 第41-42页 |
5.4.2 鸡白痢沙门氏菌S0702株感染组的临床及剖检变化 | 第42-43页 |
5.5 感染鸡白痢沙门氏菌后组织病理学变化 | 第43-46页 |
5.5.1 鸡白痢沙门氏菌S0701株感染雏鸡的组织病理学变化 | 第43-45页 |
5.5.2 鸡白痢沙门氏菌S0702株感染雏鸡的组织病理学变化 | 第45-46页 |
5.6 乳酸环丙沙星给药后肝脏和盲肠载菌量的变化 | 第46-47页 |
5.7 IHC检测感染后肝组织中毒力蛋白SpiC的表达变化 | 第47-49页 |
5.7.1 鸡白痢沙门氏菌S0701株感染后毒力蛋白SpiC的表达变化 | 第47-48页 |
5.7.2 鸡白痢沙门氏菌S0702感染后毒力蛋白SpiC的表达变化 | 第48-49页 |
5.8 肝组织损伤与毒力蛋白SpiC的分布关系 | 第49-51页 |
5.9 IHC检测感染后肝组织中Caspase-1的表达变化 | 第51-53页 |
5.9.1 IHC检测S0701株感染后肝组织中Caspase-1的表达变化 | 第51页 |
5.9.2 IHC检测S0702株感染后肝组织中Caspase-1的表达变化 | 第51-53页 |
5.10 IHC检测感染后肝组织中Caspase-3的表达变化 | 第53-55页 |
5.10.1 IHC检测S0701株感染后肝组织中Caspase-3的表达变化 | 第53-54页 |
5.10.2 IHC检测S0702株感染后肝组织中Caspase-3的表达变化 | 第54-55页 |
讨论 | 第55-60页 |
1 禽源沙门氏菌的耐药性与耐药基因 | 第55页 |
2 禽源沙门氏菌毒力基因 | 第55-56页 |
3 雏鸡感染鸡白痢沙门氏菌后动态组织病理学变化 | 第56-57页 |
4 雏鸡感染鸡白痢沙门氏菌后肝损伤与毒力蛋白SpiC分布关系 | 第57-58页 |
5 雏鸡感染鸡白痢沙门氏菌后肝组织中细胞死亡相关指标分析 | 第58-60页 |
5.1 雏鸡感染鸡白痢沙门氏菌后Caspase-1动态变化 | 第58-59页 |
5.2 雏鸡感染鸡白痢沙门氏菌后Caspase-3动态变化 | 第59-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