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锂离子电池高性能自支撑一维碳负极材料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8-20页
    1.1 引言第8-9页
    1.2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第9-10页
    1.3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第10-16页
        1.3.1 碳基负极材料第11-13页
        1.3.2 金属氧化物负极材料第13-14页
        1.3.3 锡基负极材料第14-15页
        1.3.4 硅基负极材料第15-16页
    1.4 柔性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第16-19页
    1.5 论文研究目的及内容第19-20页
第二章 实验材料、仪器与研究方法第20-24页
    2.1 实验主要设备与化学试剂第20-21页
        2.1.1 实验主要设备第20页
        2.1.2 化学试剂第20-21页
    2.2 物理化学表征第21-22页
        2.2.1 扫描电子显微镜第21-22页
        2.2.2 氮气吸脱附测试第22页
        2.2.3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第22页
    2.3 电池的组装和测试第22-24页
        2.3.1 电池的组装和测试第22-23页
        2.3.2 恒流充放电测试第23-24页
第三章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造孔剂制备锂离子电池高性能自支撑一维碳负极材料第24-32页
    3.1 引言第24-25页
    3.2 实验过程第25-26页
    3.3 自支撑一维碳负极材料结构第26-29页
    3.4 自支撑一维碳负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第29-31页
    3.5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四章 聚苯乙烯为造孔剂制备锂离子电池高性能自支撑一维碳负极材料第32-40页
    4.1 引言第32页
    4.2 实验过程第32-33页
    4.3 自支撑一维碳负极材料结构第33-36页
    4.4 自支撑一维碳负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第36-38页
    4.5 本章小结第38-40页
第五章 锰铈铝复合氧化物为造孔剂制备锂离子电池高性能自支撑一维碳负极材料第40-48页
    5.1 引言第40页
    5.2 实验过程第40-41页
    5.3 自支撑一维碳负极材料结构第41-45页
    5.4 自支撑一维碳负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第45-47页
    5.5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结论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3页
致谢第53-54页
作者简介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物理扰动对碱式硫酸铝脱硫法解吸性能的实验
下一篇:大型电力变压器振动分析及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