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SO_2简介及其排放现状 | 第9页 |
1.1.2 SO_2的危害 | 第9-10页 |
1.1.3 我国硫资源开发及回收特点 | 第10页 |
1.2 电厂烟气的传统脱硫技术和再生脱硫技术介绍 | 第10-12页 |
1.2.1 传统的石灰石-石膏法脱硫技术。 | 第10-11页 |
1.2.2 再生脱硫技术介绍 | 第11-12页 |
1.3 碱式硫酸铝脱硫技术及意义 | 第12-14页 |
1.4 N_2气提解吸法研究现状介绍 | 第14-15页 |
1.5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碱式硫酸铝解吸机理以及气提机理 | 第16-21页 |
2.1 碱式硫酸铝解吸机理 | 第16-17页 |
2.2 基于双膜理论与亨利定律的气提机理 | 第17-18页 |
2.3 其他理论 | 第18-20页 |
2.3.1 道尔顿分压定律 | 第19页 |
2.3.2 质量守恒定律 | 第19-2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实验系统及方法 | 第21-27页 |
3.1 实验系统及评价 | 第21-25页 |
3.1.1 实验试剂 | 第21页 |
3.1.2 碱式硫酸铝富液的制备 | 第21-22页 |
3.1.3 实验器材及过程 | 第22-24页 |
3.1.4 实验评价参数 | 第24-25页 |
3.2 测量方法 | 第25-26页 |
3.2.1 SO_3~(2-)的测定 | 第26页 |
3.2.2 SO_4~(2-)的测定 | 第26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四章 静态与扰动解吸性能对比实验 | 第27-37页 |
4.1 基于吸收性能的碱度铝量选择 | 第27-28页 |
4.1.1 碱度选择 | 第27页 |
4.1.2 铝量选择 | 第27-28页 |
4.2 不同物理条件对解吸性能的影响 | 第28-35页 |
4.2.1 采集图片 | 第28-30页 |
4.2.2 静态解吸与低速磁力搅拌对比 | 第30-31页 |
4.2.3 中速磁力搅拌与高速磁力搅拌对比 | 第31-32页 |
4.2.4 静态解吸与单管通气气提解吸对比 | 第32-33页 |
4.2.5 不同气泡数量气提解吸性能对比 | 第33-34页 |
4.2.6 密闭和敞口条件下静态、气泡石通N_2解吸对比 | 第34-35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五章 不同因素对N_2气提解吸性能影响 | 第37-49页 |
5.1 温度对解吸性能的影响 | 第37-38页 |
5.2 时间对解吸性能的影响 | 第38-39页 |
5.3 硫浓度对解吸性能的影响 | 第39-40页 |
5.4 N_2流量对解吸性能的影响 | 第40-41页 |
5.5 正交实验 | 第41-45页 |
5.5.1 正交实验设计 | 第41-42页 |
5.5.2 正交实验极差分析 | 第42-43页 |
5.5.3 正交实验方差分析 | 第43-45页 |
5.6 循环吸收解吸性能 | 第45-47页 |
5.7 不同碱度、不同铝量对解吸性能的影响 | 第47页 |
5.8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