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细菌胞外聚合物与针铁矿、水钠锰矿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于水钠锰矿氧化活性的影响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1.前言第8-18页
    1.1 铁锰氧化物的现状第8-9页
    1.2 EPS简介第9-12页
        1.2.1 EPS的定义及提取方法第9-11页
        1.2.2 EPS在矿物界面吸附的研究第11页
        1.2.3 EPS在其它领域的研究第11-12页
    1.3 三氯生作为锰氧化物氧化活性指示剂的研究第12-13页
    1.4 矿物间的互作机制研究第13-14页
        1.4.1 两种金属氧化物间的互作机制第13-14页
        1.4.2 锰氧化物表面的反应动力学及机制第14页
    1.5 天然有机质与金属氧化物间互作的研究进展第14-16页
    1.6 研究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第16-18页
2.材料与方法第18-24页
    2.1 实验材料第18-19页
        2.1.1 矿物第18页
        2.1.2 EPS第18-19页
        2.1.3 三氯生第19页
    2.2 矿物和EPS的性质表征第19-20页
        2.2.1 矿物的X-射线衍射(XRD)鉴定第19页
        2.2.2 EPS组分和元素含量的测定第19-20页
        2.2.3 EPS表面官能团类型和浓度第20页
    2.3 不同浓度的EPS对于矿物表面电荷的影响第20-21页
    2.4 EPS吸附实验第21页
    2.5 邻菲罗啉法测定铁离子浓度第21页
    2.6 沉淀实验第21页
    2.7 EPS与矿物吸附热效应的测定第21-22页
    2.8 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第22页
    2.9 三氯生氧化动力学实验第22-24页
3.结果与分析第24-39页
    3.1 矿物和EPS的基本性质第24-27页
        3.1.1 矿物XRD图谱第24页
        3.1.2 EPS的生物化学性质第24-27页
    3.2 针铁矿和水钠锰矿等电点的测定第27页
    3.3 矿物对EPS的等温吸附实验第27-28页
    3.4 EPS浓度对矿物电荷性质的影响第28-29页
    3.5 ATR-FTIR第29-32页
    3.6 沉淀实验第32-34页
    3.7 矿物吸附EPS的热力学分析第34-35页
    3.8 三氯生氧化动力学实验第35-39页
4.讨论第39-41页
5.结论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9页
致谢第49-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铅锌尾矿砂影响下的土壤有机碳与微生物交互关系
下一篇:生物炭对潜流人工湿地N2O排放的影响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