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水流耦合作用下煤矸石内污染物传输动力学行为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 ·国内外煤矸石污染物传输的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及方法 | 第14-17页 |
| ·研究目标 | 第14页 |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 ·实验方案及主要的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 第2章 煤矸石内污染物传输机理及模型分析 | 第18-25页 |
| ·引言 | 第18-19页 |
| ·煤矸石内污染物传输机理分析 | 第19-22页 |
| ·溶解质析出机理分析 | 第19-20页 |
| ·溶解质析出过程分析 | 第20-22页 |
| ·煤矸石内污染物传输模型分析 | 第22-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第3章 变温条件下煤矸石内溶解质释放的试验研究 | 第25-44页 |
| ·引言 | 第25页 |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25-28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8-42页 |
| ·浸泡溶液pH 值随时间的动态变化 | 第28-31页 |
| ·化学溶液酸碱度对煤矸石中离子释放影响分析 | 第31-36页 |
| ·温度对煤矸石中离子释放影响研究 | 第36-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 第4章 酸碱侵蚀作用下煤矸石微观表征特性研究 | 第44-59页 |
| ·引言 | 第44-45页 |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45-46页 |
| ·材料的制备及处理 | 第45页 |
| ·试验仪器 | 第45-46页 |
| ·试验方法 | 第46页 |
| ·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46-58页 |
| ·煤矸石微观结构的酸碱浸蚀效应分析 | 第46-50页 |
| ·酸碱浸蚀过程中煤矸石微观结构变化的时间效应 | 第50-54页 |
| ·矸石样SEM 图处理及分析 | 第54-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第5章 煤矸石内污染物传输数值模拟研究 | 第59-71页 |
| ·模拟区域的建立 | 第59-60页 |
| ·污染质在土壤中运移的数学模型 | 第60-61页 |
| ·土壤水分迁移的数学模型 | 第60页 |
| ·金属离子运移的数学模型 | 第60-61页 |
| ·温度场控制方程 | 第61页 |
| ·污染物渗流边界条件的确定 | 第61-64页 |
|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64-69页 |
| ·污染质浓度迁移的温度和时间效应 | 第64-68页 |
| ·污染质迁移随深度的变化分析 | 第68-69页 |
|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1-74页 |
|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71-72页 |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72-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80页 |
| 致谢 | 第80-8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