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缩略词表 | 第10-11页 |
1 前言 | 第11-23页 |
1.1 研究问题的由来 | 第11页 |
1.2 表观遗传学概述 | 第11-13页 |
1.3 组蛋白修饰 | 第13-14页 |
1.4 组蛋白乙酰化对转录调控的作用 | 第14-19页 |
1.4.1 组蛋白乙酰转移酶 | 第15-16页 |
1.4.2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 第16-19页 |
1.5 蛋白质乙酰化与能量代谢 | 第19-21页 |
1.5.1 乙酰化修饰影响代谢酶活性 | 第20-21页 |
1.5.2 代谢物浓度影响乙酰化修饰 | 第21页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1-23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3-32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3页 |
2.1.1 水稻材料 | 第23页 |
2.1.2 菌株与质粒 | 第23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3-32页 |
2.2.1 基因序列的获取和分析 | 第23-24页 |
2.2.2 基因的克隆 | 第24页 |
2.2.3 遗传转化载体的构建 | 第24-25页 |
2.2.4 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 | 第25-26页 |
2.2.5 CTAB法抽提DNA | 第26页 |
2.2.6 RNA抽提、RT-PCR和Real-time PCR | 第26-27页 |
2.2.7 载体构建及烟草的瞬时转化 | 第27页 |
2.2.8 水稻苗期能量相关处理条件 | 第27-28页 |
2.2.9 水培实验 | 第28页 |
2.2.10 总蛋白抽提和Western印迹 | 第28页 |
2.2.11 蛋白质原核表达与纯化 | 第28-30页 |
2.2.12 酵母中互作蛋白的筛选和验证 | 第30页 |
2.2.13 水稻原生质体制备和瞬时转化 | 第30-3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2-57页 |
3.1 水稻中RPD3/HDA1超家族蛋白序列同源比对 | 第32-34页 |
3.2 去乙酰化酶OsHDA706和OsHDA714表达模式的分析 | 第34-37页 |
3.3 OsHDA706和OsHDA714在逆境和激素胁迫下表达分析 | 第37-40页 |
3.4 水稻中OsHDA706和OsHDA714亚细胞定位 | 第40-44页 |
3.4.1 OsHDA706和OsHDA714亚细胞定位预测分析 | 第40-41页 |
3.4.2 OsHDA706和OsHDA714的亚细胞定位 | 第41-44页 |
3.5 OsHDA706转基因植株表型及鉴定 | 第44-47页 |
3.6 OsHDA714转基因植株表型及鉴定 | 第47-49页 |
3.7 OsHDA706和OsHDA714对糖、黑暗和缺氮处理的响应 | 第49-52页 |
3.7.1 OsHDA706和OsHDA714在糖、黑暗和缺氮处理下的表达分析 | 第49-50页 |
3.7.2 hda706和hda714幼苗在缺氮条件下的表型 | 第50-51页 |
3.7.3 hda706和hda714幼苗在黑暗处理下表型分析 | 第51-52页 |
3.8 OOsHDA706和OsHDA714在代谢途径中互作蛋白的筛选 | 第52-53页 |
3.9 OsHDA706和OsHDA714互作蛋白的验证 | 第53-57页 |
3.9.1 OsHDA706和OsHDA714原核蛋白的表达 | 第53-54页 |
3.9.2 OsHDA706和OsHDA714与互作蛋白体外验证 | 第54-57页 |
4 讨论 | 第57-60页 |
4.1 OsHDA706和OsHDA714可能存在功能余冗 | 第57页 |
4.2 OsHDA706和OsHDA714的亚细胞定位 | 第57-58页 |
4.3 OsHDA706和OsHDA714在水稻生长发育中的功能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72页 |
附录 | 第72-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