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引言 | 第15-16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6-22页 |
1.1 甲壳动物十足类雄性生殖系统解剖学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1.2 甲壳动物十足类雄性生殖系统组织学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1.2.1 精巢 | 第17页 |
1.2.2 输精管 | 第17-18页 |
1.2.3 生殖突(精囊) | 第18页 |
1.2.4 射精管和副性腺 | 第18页 |
1.2.5 精荚 | 第18-19页 |
1.3 甲壳动物十足类雄性生殖系统超微结构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1.4 外界条件对十足类雄性生殖系统发育的影响 | 第20页 |
1.5 甲壳动物十足类雄性生殖系统调控的分子机制 | 第20-21页 |
1.6 甲壳动物雄性性腺发育及营养需求研究的意义 | 第21-22页 |
第二章 研究依据 | 第22-26页 |
2.1 斑节对虾精荚发育及精子质量研究现状 | 第22页 |
2.2 维生素E和裂壶藻在动物营养繁殖中的应用 | 第22-23页 |
2.3 MAPK/Erk信号通路对斑节对虾性腺发育的调控机制 | 第23-24页 |
2.4 斑节对虾精荚的发育及精子质量研究进展 | 第24-25页 |
2.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5-26页 |
第三章 不同水平维生素E对斑节对虾精荚再生的影响 | 第26-34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26-29页 |
3.1.1 实验设计 | 第26-27页 |
3.1.2 饲养管理 | 第27页 |
3.1.3 饲料配方及制备 | 第27-28页 |
3.1.4 饲料中样品的测定 | 第28页 |
3.1.5 精荚与精子质量评估测定 | 第28-29页 |
3.1.6 统计分析 | 第29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29-32页 |
3.2.1 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对斑节对虾雄虾再生精荚质量的影响 | 第29-30页 |
3.2.2 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对斑节对虾雄虾再生精荚精子总数的影响 | 第30-31页 |
3.2.3 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对斑节对虾雄虾再生精荚活精子数百分比的影响 | 第31-32页 |
3.3 讨论 | 第32-33页 |
3.3.1 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对斑节对虾雄虾精荚质量的影响 | 第32-33页 |
3.3.2 斑节对虾雄虾精荚再生时间与精荚质量的关系 | 第33页 |
3.4 结论 | 第33-34页 |
第四章 维生素E和裂壶藻对斑节对虾精荚再生的协同作用 | 第34-42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35-37页 |
4.1.1 亲虾选育管理 | 第35页 |
4.1.2 实验设计与饲养管理 | 第35页 |
4.1.3 饲料配方及制备 | 第35-37页 |
4.1.4 饲料中样品的测定 | 第37页 |
4.1.5 精荚与精子质量评估测定 | 第37页 |
4.1.6 统计分析 | 第37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37-40页 |
4.2.1 维生素E和裂壶藻对斑节对虾雄虾再生精荚重量的影响 | 第37-38页 |
4.2.2 维生素E和裂壶藻对斑节对虾雄虾再生精荚精子总数的影响.. | 第38-39页 |
4.2.3 维生素E和裂壶藻对斑节对虾雄虾再生精荚活精子数百分比的影响 | 第39-40页 |
4.3 讨论 | 第40-41页 |
4.3.1 维生素E和裂壶藻对斑节对虾雄虾精荚质量的影响 | 第40-41页 |
4.3.2 斑节对虾雄虾精荚再生时间与精荚质量的关系 | 第41页 |
4.4 结论 | 第41-42页 |
第五章 维生素E和裂壶藻对斑节对虾再生精荚的显微及亚显微结构影响 | 第42-49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42-44页 |
5.1.1 实验设计 | 第42页 |
5.1.2 饲养管理 | 第42页 |
5.1.3 饲料配方及制备 | 第42页 |
5.1.4 组织切片制作 | 第42-43页 |
5.1.5 扫描电镜切片制作 | 第43-44页 |
5.1.5.1 实验相关试剂配方 | 第43页 |
5.1.5.2 实验步骤 | 第43-44页 |
5.1.6 透射电镜切片制作 | 第44页 |
5.2 结果 | 第44-47页 |
5.2.1 斑节对虾精荚的外观及解剖学观察 | 第44-45页 |
5.2.2 维生素E和裂壶藻对斑节对虾精荚组织结构的影响 | 第45-46页 |
5.2.3 斑节对虾精荚内精子的电镜学观察 | 第46-47页 |
5.3 讨论 | 第47-49页 |
5.3.1 不同营养饲料组对斑节对虾再生精荚的质量的影响 | 第47-48页 |
5.3.2 不同营养饲料组对斑节对虾精荚再生的组织学影响 | 第48页 |
5.3.3 不同营养饲料组对斑节对虾精荚再生的电镜学影响 | 第48-49页 |
第六章 斑节对虾MAPK/Erk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组织表达分析 | 第49-57页 |
6.1 实验材料 | 第49-51页 |
6.1.1 实验设计 | 第49-50页 |
6.1.2 饲养管理 | 第50页 |
6.1.3 饲料配方及制备 | 第50页 |
6.1.4 实验仪器 | 第50-51页 |
6.1.5 实验试剂与配制 | 第51页 |
6.2 实验方法 | 第51-54页 |
6.2.1 实验用品预处理 | 第51-52页 |
6.2.2 总RNA提取和cDNA的合成 | 第52-53页 |
6.2.2.1 总RNA提取斑节对虾RNA的提取 | 第52页 |
6.2.2.2 斑节对虾cDNA的合成 | 第52-53页 |
6.2.3 斑节对虾MAPK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组织表达分析 | 第53-54页 |
6.3 结果 | 第54-55页 |
6.4 讨论 | 第55-56页 |
6.5 结论 | 第56-57页 |
总结 | 第57-58页 |
缩写词(Abbreviation)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附录 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会议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