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1 绪论 | 第11-2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3-15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1页 |
1.3.1 桥梁管理及桥梁管理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1.3.2 可靠度理论及其在桥梁管理中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3.2.1 可靠度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页 |
1.3.2.2 可靠度理论在桥梁管理中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3.3 研究综述 | 第20-21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2 桥梁病害简介及中小跨径桥梁病害分析 | 第23-30页 |
2.1 中小跨径桥梁病害简介 | 第23-27页 |
2.1.1 病害的主要形式 | 第23-25页 |
2.1.2 病害原因分析 | 第25页 |
2.1.3 维修加固措施 | 第25-27页 |
2.2 超限超载问题 | 第27-29页 |
2.2.1 超限超载运输的定义 | 第28页 |
2.2.2 超限超载运输对桥梁的破坏作用 | 第28-29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3 基于响应面法桥梁结构的可靠度分析 | 第30-51页 |
3.1 结构可靠度理论 | 第30-34页 |
3.1.1 结构可靠性与可靠度 | 第30-31页 |
3.1.2 结构可靠度与极限状态 | 第31-32页 |
3.1.2.1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 第31页 |
3.1.2.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 第31-32页 |
3.1.2.3 正常使用可靠度的定义 | 第32页 |
3.1.3 结构失效概率与可靠指标 | 第32-34页 |
3.2 可靠度的计算方法 | 第34-40页 |
3.2.1 中心点法 | 第34页 |
3.2.2 验算点法 | 第34-36页 |
3.2.3 蒙特卡罗法 | 第36-38页 |
3.2.4 响应面法 | 第38-40页 |
3.2.5 可靠度计算方法的比较分析 | 第40页 |
3.3 基于有限元及响应面法的桥梁结构可靠度分析 | 第40-50页 |
3.3.1 桥梁结构可靠度分析指标的选取 | 第40-43页 |
3.3.2 基于有限元响应面法分析的具体步骤 | 第43-45页 |
3.3.3 实例分析 | 第45-5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4 桥梁维护策略模型与桥梁管理策略 | 第51-59页 |
4.1 桥梁维护策略优化模型 | 第51-54页 |
4.1.1 可靠度指标劣化模型与维修加固模型 | 第51-53页 |
4.1.2 维修策略优化模型 | 第53页 |
4.1.3 目标可靠指标的选取 | 第53-54页 |
4.2 基于正常使用可靠度的桥梁管理策略 | 第54-58页 |
4.2.1 河南省公路网的简要概况 | 第55-56页 |
4.2.2 桥梁网络模型的建立 | 第56-5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5 中小跨径桥梁养护管理系统的构建 | 第59-67页 |
5.1 中小跨径桥梁发展现状 | 第59页 |
5.2 我国桥梁养护管理系统的不足 | 第59-60页 |
5.3 中小跨径桥梁养护管理系统框架 | 第60-66页 |
5.3.1 桥梁信息数据库设计 | 第61-63页 |
5.3.2 桥梁状态评估功能设计 | 第63-64页 |
5.3.3 桥梁维修加固排序决策及费用分析模块设计 | 第64-66页 |
5.3.4 系统应用的预期效果 | 第6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6 结论及展望 | 第67-69页 |
6.1 结论 | 第67页 |
6.2 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作者简历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