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天(宇宙航行)论文--航天仪表、航天器设备、航天器制导与控制论文--制导与控制论文--航天器制导与控制论文

火星气动捕获轨迹设计与制导方法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1章 绪论第16-32页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6-18页
        1.1.1 课题来源第16页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6-18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8-30页
        1.2.1 气动捕获技术的研究现状第18-21页
        1.2.2 气动捕获技术的应用现状第21-22页
        1.2.3 气动捕获轨迹设计问题第22-24页
        1.2.4 气动捕获轨迹设计问题研究进展第24-30页
    1.3 学位论文研究内容第30-32页
第2章 火星环境与航天器运动模型第32-52页
    2.1 引言第32页
    2.2 火星环境第32-37页
        2.2.1 火星地形第32-33页
        2.2.2 火星引力场模型第33页
        2.2.3 火星大气密度模型第33-37页
    2.3 坐标系定义与转换第37-43页
        2.3.1 坐标系定义第38-39页
        2.3.2 坐标系转换第39-43页
    2.4 二体轨道动力学第43-46页
        2.4.1 动力学方程第43-45页
        2.4.2 轨道根数第45-46页
    2.5 大气飞行力学第46-49页
        2.5.1 三自由度方程第46页
        2.5.2 纵向运动方程第46-49页
    2.6 轨道力学与飞行力学中状态量的转换第49-51页
        2.6.1 轨道根数到笛卡尔坐标系下状态量的转换第49-50页
        2.6.2 笛卡尔坐标系下状态量到飞行路径坐标系的转换第50-51页
        2.6.3 飞行路径坐标系到笛卡尔坐标系下状态量的转换第51页
    2.7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3章 燃料消耗次优进入大气的停泊轨道参数确定第52-65页
    3.1 引言第52页
    3.2 气动捕获及由轨道进入问题描述第52-53页
    3.3 ?V_2最小的条件第53-58页
    3.4 ?V_1最小的条件第58-59页
    3.5 ?V最小的条件第59-63页
        3.5.1 气动捕获动力学第61页
        3.5.2 气动捕获路径约束第61-62页
        3.5.3 气动捕获终端约束第62-63页
        3.5.4 性能指标第63页
        3.5.5 仿真结果与分析第63页
    3.6 本章小结第63-65页
第4章 燃料最省的气动捕获出入口条件第65-92页
    4.1 引言第65页
    4.2 气动捕获出入口条件问题描述第65-66页
    4.3 出口条件对燃料消耗的影响第66-70页
        4.3.1 最小燃料消耗变轨的初始捕获轨道第66-67页
        4.3.2 变轨燃料消耗第67-68页
        4.3.3 初始捕获轨道根数计算第68-70页
    4.4 出口航迹角确定第70-71页
        4.4.1 气动捕获动力学第70页
        4.4.2 气动捕获路径约束第70-71页
        4.4.3 出口航迹角确定第71页
    4.5 气动捕获入口条件第71-75页
        4.5.1 下冲和过冲轨迹计算第72页
        4.5.2 进入角走廊计算第72-73页
        4.5.3 可控集航迹计算第73-74页
        4.5.4 航程的定义和计算第74-75页
        4.5.5 标称轨迹计算第75页
    4.6 仿真结果与分析第75-90页
        4.6.1 仿真计算条件第75-76页
        4.6.2 变轨燃料消耗的结果第76-77页
        4.6.3 标称出口条件结果第77-79页
        4.6.4 下冲与过冲轨迹结果第79页
        4.6.5 进入角走廊的结果第79-82页
        4.6.6 可控集航迹结果第82-85页
        4.6.7 标称轨迹结果第85-90页
    4.7 本章小结第90-92页
第5章 气动捕获数值预测校正制导设计第92-111页
    5.1 引言第92页
    5.2 数值预测校正制导方法概述第92-93页
    5.3 气动捕获制导方案设计第93-94页
        5.3.1 初始滚转段制导设计第93-94页
        5.3.2 目标参数控制段制导设计第94页
    5.4 数值预测校正制导方案设计第94-100页
        5.4.1 方案简介第94-95页
        5.4.2 数值预测校正制导律第95-100页
    5.5 仿真结果与分析第100-110页
        5.5.1 仿真计算条件第100页
        5.5.2 无扰动条件结果第100-104页
        5.5.3 蒙特卡洛仿真结果第104-110页
    5.6 本章小结第110-111页
结论第111-113页
参考文献第113-125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第125-127页
致谢第127-128页
个人简历第128页

论文共12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EMMPRIN对宿主感染铜绿假单胞菌抵抗力的作用机制研究
下一篇:基于标准器的大尺寸测量中坐标统一化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