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睡莲胆碱氧化酶基因CodA的转化及其耐寒生理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1-24页 |
1.1 睡莲的分类 | 第11页 |
1.2 睡莲的生物学特性 | 第11-13页 |
1.3 睡莲分布 | 第13页 |
1.4 睡莲栽培 | 第13-14页 |
1.5 睡莲分子生物学研究 | 第14页 |
1.6 睡莲的形态学研究 | 第14-15页 |
1.7 睡莲的药理学研究 | 第15页 |
1.8 睡莲应用 | 第15-16页 |
1.9 睡莲育种的历史、现状与发展 | 第16-18页 |
1.10 花粉管通道法转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1.11 甜菜碱相关研究进展 | 第20-22页 |
1.12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2-24页 |
2 睡莲种子繁殖体系研究 | 第24-30页 |
2.1 引言 | 第24页 |
2.2 睡莲种子繁殖体系 | 第24-29页 |
2.3 讨论 | 第29-30页 |
3 热带睡莲花粉管通道转化体系的构建 | 第30-38页 |
3.1 引言 | 第30页 |
3.2 实验材料 | 第30-31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31-34页 |
3.4 结果与分析 | 第34-36页 |
3.5 讨论 | 第36-38页 |
4 基于花粉管通道法的热带睡莲耐寒转基因 | 第38-57页 |
4.1 引言 | 第38页 |
4.2 试验材料 | 第38-39页 |
4.3 试验方法 | 第39-44页 |
4.4 结果与分析 | 第44-55页 |
4.5 讨论 | 第55-57页 |
5 转基因植株耐寒性研究 | 第57-69页 |
5.1 引言 | 第57页 |
5.2 试验材料 | 第57页 |
5.3 试验方法 | 第57-62页 |
5.4 结果与分析 | 第62-67页 |
5.5 讨论 | 第67-69页 |
6 转基因植株杂交后代耐寒性情况 | 第69-80页 |
6.1 引言 | 第69页 |
6.2 试验材料 | 第69页 |
6.3 试验方法 | 第69-70页 |
6.4 结果与分析 | 第70-71页 |
6.5 讨论 | 第71-80页 |
7 结论、创新点和展望 | 第80-81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80页 |
7.2 创新点 | 第80页 |
7.3 展望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7页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