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涉外借款合同的法律适用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1.2.1 关于最密切联系原则的地位 | 第9页 |
1.2.2 关于外国法无法查明时的法律适用 | 第9-10页 |
1.2.3 对当事人的法律选择 | 第10-11页 |
1.2.4 法律识别依据 | 第11页 |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11-13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3.2 创新点 | 第11-13页 |
第二章 我国关于涉外借款合同法律适用的规定 | 第13-19页 |
2.1 涉外借款合同的概念及界定 | 第13-14页 |
2.1.1 涉外借款合同的属性 | 第13-14页 |
2.1.2 涉外借款合同的分类 | 第14页 |
2.2 我国涉外借款合同法律适用原则 | 第14-17页 |
2.2.1 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 | 第14-15页 |
2.2.2 最密切联系原则 | 第15-17页 |
2.3 我国关于涉外借款合同适用法律依据 | 第17-19页 |
第三章 我国涉外借款合同法律适用现状分析 | 第19-25页 |
3.1 涉外借款合同纠纷案例统计分析 | 第19-23页 |
3.2 涉外借款合同纠纷实证分析 | 第23-25页 |
第四章 我国涉外借款合同法律适用所存在的问题 | 第25-29页 |
4.1 法官滥用自由裁量权 | 第25-26页 |
4.2 属地主义倾向严重 | 第26页 |
4.3 法官的专业知识储备不足 | 第26-29页 |
第五章 完善我国涉外借款合同法律适用的建议 | 第29-33页 |
5.1 规范法官的自由裁量权 | 第29-30页 |
5.2 从理念灌输来降低法官的属地主义倾向 | 第30-31页 |
5.3 针对性的强化法官专业知识 | 第31-33页 |
结语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