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公司最低注册资本限额问题探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引言 | 第11-14页 |
第一章 公司最低注册资本限额制度概述 | 第14-20页 |
第一节 最低注册资本的概念及演进 | 第14-16页 |
一、概念 | 第14-15页 |
二、形成与演变 | 第15-16页 |
第二节 我国最低注册资本限额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16-20页 |
一、1993 年立法:按主营业务确定最低注册资本 | 第16-17页 |
二、2006 年立法:按组织形式确定最低注册资本 | 第17-18页 |
三、2014 年立法:取消最低注册资本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取消公司最低注册资本限额制度原因分析 | 第20-27页 |
第一节 取消公司最低注册资本限额的理念基础 | 第20-21页 |
一、法的公平与效率 | 第20页 |
二、现代人的理性思维 | 第20-21页 |
三、从公权干涉到私法自治 | 第21页 |
第二节 最低注册资本限额制度的弊端 | 第21-24页 |
一、阻碍创业需求 | 第21-22页 |
二、注册资本泡沫严重存在 | 第22-23页 |
三、容易造成资金浪费 | 第23-24页 |
第三节 取消公司最低注册资本限额的效果 | 第24-27页 |
一、摆脱了对最低注册资本的路径依赖 | 第24-25页 |
二、降低创业门槛,激发市场活力 | 第25-26页 |
三、顺应国际立法趋势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取消公司最低注册资本限额的后续问题 | 第27-35页 |
第一节 公司自身产生的问题 | 第27-29页 |
一、“侏儒公司”问题 | 第27-28页 |
二、“无赖公司”问题 | 第28-29页 |
第二节 公司外部形成的问题 | 第29-35页 |
一、市场交易风险增大 | 第29页 |
二、债权人利益保护不周 | 第29-30页 |
三、架空法人人格否认中的适用情形之一 | 第30-32页 |
四、政府行政管理任务加大 | 第32页 |
五、资本违法刑事制度的相对滞后 | 第32-35页 |
第四章 取消公司最低注册资本限额的后续措施 | 第35-46页 |
第一节 从资本信用向资产信用转变 | 第35-38页 |
一、资本信用与资产信用 | 第35-36页 |
二、从资本信用到资产信用的公司资本制度新理念 | 第36-38页 |
第二节 公司法律制度的完善 | 第38-44页 |
一、健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 | 第38-40页 |
二、完善限制利润分配制度 | 第40-41页 |
三、建立注册资本担保制度 | 第41-42页 |
四、明确董事在特定情形下对债权人承担责任 | 第42-44页 |
第三节 公司法配套制度的构建 | 第44-46页 |
一、完善信息信用公示平台和信用约束机制 | 第44-45页 |
二、强化社会组织的监督作用 | 第45-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