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聪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研究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中文文摘 | 第4-10页 |
绪论 | 第10-16页 |
第一章 刘聪钢琴伴奏的音乐本体分析 | 第16-46页 |
第一节 钢琴伴奏调性处理的多样化 | 第16-25页 |
一、单一调性的表现手法 | 第17-18页 |
二、多重调性的布局与序进方式 | 第18-21页 |
三、调性的离调和调性游离 | 第21-25页 |
第二节 钢琴伴奏和声的“洋气”与“国韵” | 第25-32页 |
一、西方传统和声的运用 | 第25-26页 |
二、中国化和声的技法 | 第26-32页 |
第三节 钢琴伴奏器乐化的节奏与织体 | 第32-46页 |
一、纷繁多变的节奏 | 第32-38页 |
二、伴奏性与独奏性相结合的织体 | 第38-46页 |
第二章 刘聪钢琴伴奏与艺术歌曲主题之间的关系 | 第46-56页 |
第一节 歌词选择的人文倾向 | 第47-49页 |
第二节 开放性的曲式结构 | 第49-51页 |
第三节 现代性与民族性兼具的旋法特征 | 第51-56页 |
一、装饰性变音与民族韵味 | 第51-52页 |
二、离调性变音与现代棱角 | 第52-56页 |
第三章 刘聪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个性特征 | 第56-64页 |
第一节 钢琴伴奏与即兴伴奏的区别 | 第56-57页 |
第二节 钢琴伴奏的音乐性 | 第57-61页 |
一、中国音乐的审美美感 | 第57-58页 |
二、器乐性的演奏技巧 | 第58-59页 |
三、意境的营造与描绘 | 第59-61页 |
第三节 钢琴伴奏的人文内涵 | 第61-64页 |
结语 | 第64-66页 |
附录1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76页 |
个人简历 | 第76-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