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7页 |
1.1 引言 | 第15页 |
1.2 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1.2.1 钢-混凝土组合梁概述 | 第15-16页 |
1.2.2 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发展 | 第16-17页 |
1.2.3 钢-混凝土组合梁滑移性能的研究 | 第17页 |
1.2.4 钢-混凝土组合梁中抗剪连接件的研究 | 第17-20页 |
1.3 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 第20-24页 |
1.3.1 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提出 | 第20-21页 |
1.3.2 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在国外的发展与研究 | 第21-22页 |
1.3.3 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在国内的发展与研究 | 第22-24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24-27页 |
1.4.1 外包C型花纹钢-混凝土叠合梁介绍 | 第25-26页 |
1.4.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第二章 外包C型花纹钢-混凝土叠合梁试验研究 | 第27-58页 |
2.1 概述 | 第27页 |
2.2 试验方案 | 第27-31页 |
2.2.1 试件设计与制作 | 第27-28页 |
2.2.2 材料力学性能 | 第28-31页 |
2.3 试验测点布置及加载方式 | 第31-33页 |
2.3.1 试验测点布置 | 第31-32页 |
2.3.2 试验加载方案 | 第32-33页 |
2.4 试验装置及主要仪器 | 第33-34页 |
2.5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34-56页 |
2.5.1 试验现象 | 第34-41页 |
2.5.2 试件破坏形态 | 第41-42页 |
2.5.3 试件荷载-跨中挠度曲线 | 第42-44页 |
2.5.4 试件沿梁跨挠度分布曲线 | 第44-45页 |
2.5.5 试件跨中截面应变沿高度分布曲线 | 第45-47页 |
2.5.6 试件跨中混凝土顶面荷载-应变曲线 | 第47-49页 |
2.5.7 试件跨中外包钢腹板上边缘荷载-应变曲线 | 第49-51页 |
2.5.8 试件跨中外包钢底板荷载-应变曲线 | 第51-53页 |
2.5.9 试件荷载-端部滑移曲线 | 第53-55页 |
2.5.10 试件沿梁跨滑移分布曲线 | 第55-56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三章 外包C型花纹钢-混凝土叠合梁界面抗滑移分析 | 第58-71页 |
3.1 概述 | 第58页 |
3.2 外包C型花纹钢-混凝土叠合梁界面抗滑移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 第58-65页 |
3.2.1 抗剪连接件形式对界面抗滑移性能的影响 | 第58-60页 |
3.2.2 连接件个数对界面抗滑移性能的影响 | 第60-62页 |
3.2.3 截面宽度对界面抗滑移性能的影响 | 第62-65页 |
3.3 外包C型花纹钢-混凝土叠合梁界面抗滑移承载力 | 第65-69页 |
3.3.1 外包花纹钢板与混凝土粘结力 | 第65-67页 |
3.3.2 抗剪连接件抗剪承载力 | 第67-68页 |
3.3.3 界面整体抗滑移承载力 | 第68-69页 |
3.4 外包C型花纹钢-混凝土叠合梁抗滑移连接度 | 第69-7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四章 考虑滑移效应的外包C型花纹钢-混凝土叠合梁受力性能分析 | 第71-87页 |
4.1 概述 | 第71页 |
4.2 考虑滑移效应的组合梁极限受弯承载力分析 | 第71-75页 |
4.2.1 部分抗滑移连接组合梁极限受弯承载力 | 第71-74页 |
4.2.2 部分抗滑移连接组合梁极限受弯承载力经验公式 | 第74-75页 |
4.2.3 理论与试验结果对比 | 第75页 |
4.3 组合梁相对滑移微分方程 | 第75-81页 |
4.3.1 相对滑移微分方程建立 | 第75-78页 |
4.3.2 相对滑移微分方程理论解 | 第78-81页 |
4.4 考虑滑移效应的组合梁挠度分析 | 第81-86页 |
4.4.1 国内外考虑滑移效应的组合梁挠度计算理论 | 第81-83页 |
4.4.2 考虑滑移效应的组合梁挠度计算 | 第83-86页 |
4.4.3 理论与试验结果对比 | 第8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7-89页 |
5.1 本文主要工作及结论 | 第87-88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