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当代文学(1949年~)论文

“新左翼文学”批评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绪论第6-12页
    1. 问题的提出第6-7页
    2. 研究现状与目标第7-8页
    3. 概念问题第8-11页
    4. 研究思路第11-12页
第1章 “新左翼文学”批评的文本依据第12-19页
    1.1 “新左翼文学”范本——《那儿》第12-13页
    1.2 其他文本第13-19页
        1.2.1 知识分子“写底层”第14-16页
        1.2.2 打工者的“底层写”第16-19页
第2章 “新左翼文学”批评的内在理路第19-26页
    2.1 “新左翼文学”批评的现实依据第19-22页
        2.1.1 转型时期的社会现实第19-20页
        2.1.2 中国“新左派”思潮的兴起第20-22页
    2.2 “新左翼文学”批评的历史依据第22-26页
        2.2.1 “新左翼文学”批评的历史资源第22-24页
        2.2.2 “新左翼文学”批评的政治资源第24-26页
第3章 “新左翼文学”批评的理论思考第26-41页
    3.1 “新左翼文学”命名的质疑第26-30页
        3.1.1 关于《那儿》的论争第26-28页
        3.1.2 “新左翼”对“底层”的替换第28-30页
    3.2 “新左翼文学”批评的意义第30-36页
        3.2.1 现实意义第30-33页
            3.2.1.1 聚焦底层的人文关怀第30-31页
            3.2.1.2 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追问第31-33页
        3.2.2 理论意义第33-36页
            3.2.2.1 现实主义美学的回归第33-34页
            3.2.2.2 左翼文化遗产的继承第34-36页
    3.3 “新左翼文学”批评的困境第36-41页
        3.3.1 消费主义的合围第36-37页
        3.3.2 话语的困窘第37-39页
        3.3.3 批评家的困惑第39-41页
结语第41-44页
致谢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王安忆小说的温情书写
下一篇:奥尼尔晚期戏剧的伦理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