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工伤事故中工作原因的认定及制度完善
|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一、概述 | 第7-13页 |
| (一)我国工伤事故中“工作”构成三要素 | 第7-8页 |
| 1、工作时间要素 | 第7页 |
| 2、工作场所要素 | 第7页 |
| 3、工作原因要素 | 第7-8页 |
| (二)工作原因之嬗变 | 第8-13页 |
| 1、以往工伤保险制度中工作原因之规定 | 第11-12页 |
| 2、现行工伤事故制度中工作原因之规定 | 第12-13页 |
| 二、我国工伤事故中工作原因认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3-22页 |
| (一)工作原因的认定标准 | 第13-16页 |
| 1、因工标准 | 第13-15页 |
| 2、比例标准 | 第15页 |
| 3、职业利益标准 | 第15-16页 |
| (二)法定工作原因 | 第16-18页 |
| 1、从事与工作有关的准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 | 第16-17页 |
| 2、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 | 第17页 |
| 3、职业病 | 第17-18页 |
| 4、因工外出 | 第18页 |
| (三)非法定工作原因 | 第18-20页 |
| 1、从事本职工作或临时工作 | 第19页 |
| 2、满足个人正常生理、生活需要 | 第19页 |
| 3、参加集体活动 | 第19-20页 |
| 4、从事为了单位利益的活动 | 第20页 |
| (四)存在问题 | 第20-22页 |
| 1、工作原因的内涵不明确 | 第20-21页 |
| 2、因工情形规定模糊 | 第21页 |
| 3、举证制度不合理 | 第21-22页 |
| 4、工作原因与个人原因混杂 | 第22页 |
| 三、各国工伤事故中工作原因认定制度及启示 | 第22-25页 |
| 1、德国 | 第22-23页 |
| 2、美国 | 第23-24页 |
| 3、日本 | 第24-25页 |
| 四、我国工伤事故认定制度完善途径 | 第25-32页 |
| 1、完善工作原因内涵的界定 | 第25-26页 |
| 2、建立认定标准 | 第26-27页 |
| 3、明晰因工情形 | 第27-28页 |
| 4、健全举证责任制度 | 第28-29页 |
| 5、理顺工作原因与个人原因的关系 | 第29-32页 |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 致谢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