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国教育事业论文--地方教育论文

桂西地区乡村学校空间分布的历史变迁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1章 绪论第11-31页
    一、研究缘起第11-12页
        (一)个人研究经历第11页
        (二)乡村学校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第11-12页
        (三)乡村学校空间分布的调整需要有效指导第12页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2-14页
        (一)研究目的第12页
        (二)研究意义第12-14页
    三、概念界定第14-17页
        (一)乡村学校第14-15页
        (二)空间分布第15-16页
        (三)历史变迁第16-17页
    四、文献综述第17-24页
        (一) 国外相关研究第17-19页
        (二) 国内相关研究第19-23页
        (三) 研究述评第23-24页
    五、研究设计第24-26页
        (一) 研究思路第24页
        (二) 研究方法第24-25页
        (三) 研究难点和创新点第25页
        (四)资料来源第25-26页
    六、研究区域的选择与概况第26-29页
        (一) 选择原则第26-27页
        (二) 区域概况第27-29页
    七、研究切入点第29-31页
        (一)历史时期的划分第29页
        (二)数据指标的采取第29-31页
第2章 1949 年以前桂西地区乡村学校空间分布的历史变迁第31-42页
    一、古代桂西地区乡村学校空间分布概况第31-37页
        (一)两汉南北朝时期第31-32页
        (二)隋唐五代十国时期第32-33页
        (三)宋代第33-34页
        (四)元代第34页
        (五)明代第34-35页
        (六)清代第35-37页
    二、民国时期桂西地区乡村学校空间分布概况第37-39页
        (一)时代背景第37-38页
        (二)民国时期桂西地区乡村学校空间分布第38-39页
    三、1949 年以前桂西地区乡村学校空间分布参差不齐的原因第39-42页
        (一)地理环境的特殊性第39-40页
        (二)改朝换代频繁和行政区划分多变第40页
        (三)地方官吏调动频繁且不重视教育第40-41页
        (四)历代文人影响第41页
        (五)文教政策第41-42页
第3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桂西地区乡村学校空间分布的历史变迁第42-91页
    一、1950-1965 年桂西地区乡村学校空间分布的奠定基础阶段第42-55页
        (一)百色地区乡村学校空间分布概况第42-47页
        (二)河池地区乡村学校空间分布概况第47-51页
        (三)崇左地区乡村学校空间分布概况第51-53页
        (四)1950-1965 年桂西地区乡村学校空间分布变迁的原因第53-55页
    二、1966-1976 年桂西地区乡村学校空间分布的非正常阶段第55-63页
        (一)百色地区乡村学校空间分布概况第56-59页
        (二)河池地区乡村学校空间分布概况第59-62页
        (三)崇左地区乡村学校空间分布概况第62页
        (四)1966-1976 年桂西地区乡村学校空间分布变迁的原因第62-63页
    三、1977-1984 年桂西地区乡村学校恢复整顿阶段第63-72页
        (一)百色地区乡村学校空间分布概况第64-68页
        (二)河池地区乡村学校空间分布概况第68-70页
        (三)崇左地区乡村学校空间分布概况第70-71页
        (四)1977-1984 年桂西地区乡村学校空间分布变迁的原因第71-72页
    四、1985-1999 年桂西地区乡村学校综合改革阶段第72-80页
        (一)百色地区乡村学校空间分布概况第72-76页
        (二)河池地区乡村学校空间分布概况第76-78页
        (三)崇左地区乡村学校空间分布概况第78-80页
        (四)1985-1999 年桂西地区乡村学校空间分布变迁的原因第80页
    五、2000 年以来桂西地区乡村学校布局调整阶段第80-91页
        (一)百色地区乡村学校空间分布概况第81-85页
        (二)河池地区乡村学校空间分布概况第85-87页
        (三)崇左地区乡村学校空间分布概况第87-89页
        (四)2000-2016 年桂西地区乡村学校空间分布变迁原因第89-91页
第4章 评析与讨论:桂西地区乡村学校空间分布的历史与未来第91-106页
    一、桂西地区乡村学校空间分布的历史变迁特征第91-93页
    二、影响桂西地区乡村学校空间分布历史变迁的因素第93-97页
        (一)桂西经济水平与教育经费投入第94页
        (二)地理环境和人口变化第94-95页
        (三)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第95-96页
        (四)行政区划第96页
        (五)师资流动第96-97页
    三、桂西地区乡村学校空间分布存在的问题第97-98页
        (一)学生就近入学难第97页
        (二)寄宿制学校条件欠佳第97-98页
        (三)民族教育特殊性被忽视第98页
    四、对桂西地区乡村学校空间分布的建议与展望第98-106页
        (一) 科学区分和定位乡村学校第98-100页
        (二)合理调整乡村学校布局第100-101页
        (三)解决现实乡村学校空间分布中突出问题第101-103页
        (四)从实制定并落实政策第103-104页
        (五)鼓励乡村学校的自主发展第104-106页
结语第106-107页
参考文献第107-111页
读研期间科研成果第111-112页
后记第112-114页

论文共11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植物精油及其浓度对改善大学生网瘾和抑郁的研究
下一篇:高校建筑秩序的探求--昆工航空、民航学院实训楼设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