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2.1 悬垂绝缘子串的风偏研究 | 第11-13页 |
1.2.2 线路风偏在线监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3 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输电线路荷载分析与计算 | 第18-30页 |
2.1 引言 | 第18页 |
2.2 输电线路的基本结构 | 第18-20页 |
2.3 输电线路的荷载模型 | 第20-23页 |
2.3.1 导线的比载 | 第20-21页 |
2.3.2 导线的风压计算 | 第21-22页 |
2.3.3 悬垂绝缘子串的风压计算 | 第22-23页 |
2.4 输电线路悬垂绝缘子串的风偏角荷载计算 | 第23-26页 |
2.4.1 刚性体静力学计算方法 | 第23-24页 |
2.4.2 影响风偏角大小的因素分析 | 第24-26页 |
2.5 悬垂绝缘子串风偏角的计算 | 第26-28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三章 悬垂绝缘子风偏角的有限元计算分析 | 第30-42页 |
3.1 引言 | 第30页 |
3.2 悬垂绝缘子串的结构分析 | 第30-31页 |
3.3 有限元分析基本理论 | 第31-34页 |
3.3.1 有限元概念 | 第31-32页 |
3.3.2 梁单元的有限元方法 | 第32-34页 |
3.4 ABAQUS有限元软件简介 | 第34-35页 |
3.5 110KV输电线路悬垂绝缘子串的有限元分析 | 第35-40页 |
3.5.1 稳定风作用下的风偏计算结果分析 | 第37-40页 |
3.6 风偏角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第40-41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光纤BRAGG光栅倾角传感器的研究 | 第42-58页 |
4.1 引言 | 第42页 |
4.2 光纤BRAGG光栅倾角传感器的原理 | 第42-46页 |
4.2.1 光纤Bragg光栅倾角传感器的结构 | 第42-44页 |
4.2.2 光纤Bragg光栅倾角传感器的测量原理 | 第44-46页 |
4.3 光纤BRAGG光栅倾角传感器的标定 | 第46-51页 |
4.3.1 光纤Bragg光栅倾角传感器实验 | 第46-50页 |
4.3.2 光纤Bragg光栅倾角传感器性能参数计算 | 第50-51页 |
4.4 悬垂绝缘子风偏角的光纤光栅传感与分析 | 第51-56页 |
4.4.1 倾角传感器的安装 | 第52-54页 |
4.4.2 光纤光栅倾角传感器的监测数据分析 | 第54-5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8-60页 |
5.1 总结 | 第58页 |
5.2 展望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