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一 引言 | 第9-17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第10-13页 |
(三)相关教育学原理依据 | 第13-15页 |
(四)采取的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二 海南师大“周末流动学院”历史学科概况 | 第17-23页 |
(一)设置“周末流动学院”历史学科的价值体现 | 第17-19页 |
1 国家及海南省层面 | 第17-18页 |
2 海南师范大学层面 | 第18页 |
3 各基层市县层面 | 第18-19页 |
(二)“周末流动学院”历史学科的现状 | 第19-23页 |
1 总体描述 | 第19-20页 |
2 培训任务、内容与形式 | 第20-21页 |
3 运行机制 | 第21-23页 |
三 海师大“周末流动学院”历史学科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3-39页 |
(一)海南师大基地存在的不足及原因 | 第23-30页 |
1 师资力量不足 | 第23-24页 |
2 时间安排不够合理 | 第24-26页 |
3 活动范围局限于县城 | 第26-27页 |
4 教学内容与方式还不够完善 | 第27-30页 |
(二)各市县在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30-33页 |
1 受训学员学习积极性不高 | 第30-31页 |
2 大小分科重视程度存在明显差异 | 第31-33页 |
(三)培训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3-39页 |
1 主讲对比课的受训学员准备不充分 | 第33-34页 |
2 老师评课水平有待提高 | 第34-35页 |
3 课堂理论指导不够 | 第35-39页 |
四 提高海南师大“周末流动学院”历史学科培训效果的对策研究 | 第39-45页 |
(一)构建灵活畅通的沟通渠道,使各方意见能够上传下达 | 第39-40页 |
1 培训课堂上的灵活沟通 | 第39页 |
2 培训课堂下的灵活沟通 | 第39-40页 |
(二)构建合理的奖惩体制,提高学员及指导教师的积极性 | 第40-41页 |
(三)构建科学的评估机制,检验培训的实际效用 | 第41-45页 |
五 结语 | 第45-47页 |
附录 | 第47-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附件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