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博物馆内部空间环境设计研究--以郭选昌雕塑艺术馆为例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页 |
1 绪论 | 第7-12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7-8页 |
1.1.1 对博物馆内部空间环境的思考 | 第7-8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8页 |
1.2.1 目的 | 第8页 |
1.2.2 意义 | 第8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3.1 国内研究成果 | 第8页 |
1.3.2 国外研究成果 | 第8-9页 |
1.4 研究的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9-10页 |
1.4.1 实地考察研究法 | 第9页 |
1.4.2 文献查阅研究法 | 第9页 |
1.4.3 案例分析研究法 | 第9-10页 |
1.4.4 创新之处 | 第10页 |
1.5 研究的内容与框架 | 第10-12页 |
2 空间环境视域下的艺术博物馆源流 | 第12-16页 |
2.1 艺术博物馆的历史发展 | 第12-13页 |
2.2 艺术博物馆的职能与类别 | 第13-14页 |
2.3 内部空间环境所面临的问题 | 第14-15页 |
2.3.1 空间环境设计整体性 | 第14页 |
2.3.2 空间环境设计艺术性 | 第14页 |
2.3.3 空间环境多元化 | 第14页 |
2.3.4 注重人的空间环境体验 | 第14-15页 |
2.3.5 噪声污染控制 | 第1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3 现代手法与艺术博物馆内部之间重塑 | 第16-23页 |
3.1 功能定位的整合 | 第16-17页 |
3.2 功能设置的置换 | 第17-18页 |
3.2.1 修复空间引入阵列空间 | 第17页 |
3.2.2 休闲功能引入阵列空间 | 第17页 |
3.2.3 阵列空间多元化发展 | 第17-18页 |
3.3 内部空间布局 | 第18-19页 |
3.3.1 流线设计 | 第18页 |
3.3.2 空间布局 | 第18页 |
3.3.3 空间组织 | 第18-19页 |
3.4 内部空间环境要素分析 | 第19-22页 |
3.4.1 空间环境界面设计 | 第19-20页 |
3.4.2 空间环境色彩 | 第20页 |
3.4.3 空间环境材料 | 第20页 |
3.4.4 空间环境照明 | 第20-21页 |
3.4.5 陈设与配饰 | 第21-22页 |
3.4.6 噪声控制设计 | 第2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4 雕塑类艺术博物馆空间特色类比研究 | 第23-29页 |
4.1 刘氏庄园艺术博物馆例证分析 | 第23页 |
4.2 建川艺术博物馆例证分析 | 第23-24页 |
4.3 郭选昌雕塑艺术馆实例分析 | 第24-28页 |
4.3.1 项目概述 | 第24页 |
4.3.2 功能设置分析 | 第24-25页 |
4.3.3 空间布局分析 | 第25-26页 |
4.3.4 内部空间环境要素分析 | 第26-2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5 结语 | 第29-30页 |
致谢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3页 |
附录 | 第33页 |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 第33页 |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带领团队主持科研项目 | 第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