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素质教育背景下增强民办高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1章 引言第8-13页
   ·选题依据和目的第8-9页
   ·国内外对素质教育和德育研究的成果第9-10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9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9-10页
   ·素质教育和德育基本概念的界定第10-11页
   ·课题研究内容、思路和意义第11-13页
     ·课题研究内容第11页
     ·课题研究思路第11-12页
     ·课题研究意义第12-13页
第2章 素质教育和德育的关系第13-16页
   ·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第13-14页
   ·素质教育的推进为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契机第14-15页
   ·按素质教育的要求改进德育工作第15-16页
第3章 民办高校德育现状第16-25页
   ·德育对象特点及存在的问题第16-18页
     ·积极要求进步,思想活跃,但参与政治热情较低第16页
     ·生活中较独立,但自控能力差,有部分学生沉溺于网络第16-17页
     ·有强烈的学习愿望,但学习基础差,学习目的不明确第17页
     ·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但有自卑情绪,敏感、自尊心强第17页
     ·个性张扬,恋爱现象普遍化,传统道德观逐渐淡化第17-18页
     ·竞争意识强,但以自我为中心,集体观念淡薄第18页
     ·价值取向日趋务实,存在片面追求物质的功利性倾向第18页
   ·德育主体职能、素养存在的问题第18-20页
     ·教师重教育轻德育第18-19页
     ·班主任岗位流动性大,德育工作力度不足第19页
     ·教务后勤责任意识淡薄,服务育人意识不足第19-20页
   ·德育内容的科学性及存在的问题第20-23页
     ·德育政治化第20-21页
     ·重智育轻德育第21-22页
     ·重理论轻实践第22-23页
   ·德育评价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及存在的问题第23-25页
     ·评价标准过于单一,缺乏针对性第23-24页
     ·德育评价流于形式,过于随意第24-25页
第4章 影响民办高校德育实效性原因分析第25-31页
   ·德育对象思想行为存在主要问题原因分析第25-26页
     ·学生自身存在的弱点第25页
     ·社会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影响第25-26页
     ·网络信息对校园的冲击第26页
   ·德育主体工作实施不到位原因分析第26-28页
     ·教师教学任务重,德育重视不够第26-27页
     ·班主任工作强度大,德育工作缺乏科学评估第27页
     ·教务后勤工作繁杂,没有明确的德育要求约束第27-28页
   ·应试制度下德育内容分析第28-29页
     ·德育课程安排过于单一第28-29页
     ·德育内容考核过于片面第29页
   ·德育评价有效性偏低原因分析第29-31页
     ·评定内容存在滞后性、欠科学性第29-30页
     ·德育受智育“硬指标”、德育“软指标”思想影响第30-31页
第5章 按素质教育要求增强民办高校德育实效性的主要举措第31-47页
   ·以生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第31-35页
     ·以素质教育的要求来准确定位德育目标第31-32页
     ·对“问题学生”关心教育第32-34页
     ·树立德育养成教育理念第34-35页
   ·加强德育主体的职能,提高德育主体的素养第35-38页
     ·德育队伍专兼结合,树立全员育人意识第35-36页
     ·创新工作方法,进行积极引导第36-37页
     ·加强自身素养,身教言传统一第37-38页
   ·更新德育观念,增强德育内容的时效性第38-42页
     ·由知识本位向生活本位转变第38-40页
     ·加强各学科渗透,做到德育多样化第40-41页
     ·以德育活动课程为依托,重视德育实践第41-42页
   ·以素质教育的要求增强德育评价的合理性与可行性第42-47页
     ·运用科学依据确定评价标准第42-44页
     ·要运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第44-45页
     ·重视德育过程,避免形式主义第45-47页
第6章 结语第47-48页
致谢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附录第51-54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校辅导员职业化探究
下一篇:城乡差别视角中农村籍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研究--以江西省H高校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