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基本建设经济论文--基本建设投资与经济效益论文

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评价与控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9-18页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9-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相关的文献综述第11-14页
        1.2.1 国外的文献综述第11-12页
        1.2.2 国内的文献综述第12-14页
    1.3 本文的结构安排第14-16页
    1.4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第16-18页
第2章 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概述第18-27页
    2.1 我国地方政府的投资范围第18-19页
        2.1.1 基础性项目第18-19页
        2.1.2 公益性项目第19页
        2.1.3 少数竞争性项目第19页
    2.2 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融资方式第19-20页
    2.3 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运作模式第20-26页
        2.3.1 投融资平台运作模式的特征第20-22页
        2.3.2 投融资平台运作基本模式第22-26页
    2.4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3章 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发展现状第27-33页
    3.1 我国地方财政收支总体状况第27-29页
        3.1.1 我国地方财政收支第27页
        3.1.2 我国地方政府可用收入第27-29页
    3.2 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贷款余额第29-31页
        3.2.1 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及其贷款余额按行政分布第29-30页
        3.2.2 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贷款余额按地域分布第30页
        3.2.3 各金融机构投融资平台贷款余额占总贷款比例第30-31页
    3.3 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债务偿债率第31-32页
    3.4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4章 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形成机理分析第33-46页
    4.1 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形成的原因第33-34页
    4.2 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面临的风险第34-43页
        4.2.1 融资风险分析第34-42页
        4.2.2 投资风险分析第42-43页
    4.3 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风险传导路径第43-45页
    4.4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5章 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评价模型第46-56页
    5.1 风险度量方法概述第46-47页
    5.2 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评价模型的设计第47-55页
        5.2.1 多级模糊综合评价第47页
        5.2.2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设计第47-55页
    5.3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6章 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评价实证分析第56-64页
    6.1 福建省投融资平台现状第56-59页
        6.1.1 福建省经济形势概况第56-58页
        6.1.2 福建省省级主要投融资平台第58-59页
    6.2 综合风险评价模型的实证分析第59-63页
        6.2.1 研究过程第59-61页
        6.2.2 研究结论第61-63页
    6.3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7章 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的控制第64-68页
    7.1 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的内部控制第64-65页
        7.1.1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第64页
        7.1.2 建立投融资决策机制第64-65页
        7.1.3 引入绩效管理机制第65页
    7.2 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的外部监管第65-66页
    7.3 平台风险控制的保障措施第66-68页
        7.3.1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第66-67页
        7.3.2 健全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偿债保障机制第67页
        7.3.3 改革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投融资体制第67-68页
结论与展望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1页
致谢第71-72页
附录A 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因素清单第72-74页
附录B 福建省投资集团风险调查问卷第74-77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债务融资结构对我国不同行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分析
下一篇:房地产开发项目成本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