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各种类型园林论文

基于交通可达性的城市公园绿地区域设计评价研究--以无锡中心城区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5页
    1.1 研究背景第8-10页
        1.1.1 城市化增长与城市问题第8页
        1.1.2 城市交通与城市绿地的联系第8-9页
        1.1.3 城市交通问题对绿地质量的影响第9页
        1.1.4 绿地评价标准第9-10页
    1.2 研究意义与目标第10-11页
        1.2.1 研究意义第10页
        1.2.2 研究目标第10-11页
    1.3 研究方法、框架及内容第11-12页
        1.3.1 研究方法第11页
        1.3.2 研究框架第11-12页
        1.3.3 研究内容第12页
    1.4 概念界定第12-15页
        1.4.1 无锡中心城区第12-13页
        1.4.2 公园绿地第13页
        1.4.3 可达性第13-15页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理论基础第15-23页
    2.1 研究现状第15-17页
        2.1.1 国外研究现状第15-16页
        2.1.2 国内研究现状第16-17页
    2.2 相关理论基础研究第17-22页
        2.2.1 公园规划理论第17-20页
        2.2.2 可达性理论第20-22页
    2.3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三章 城市公园可达性的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第23-38页
    3.1 研究区域概况第23页
    3.2 数据来源第23-24页
    3.3 评价指标第24-25页
    3.4 评价方法第25-33页
        3.4.1 城市公园的布局评价第25-29页
        3.4.2 城市公园的步行可达性评价第29-31页
        3.4.3 城市公园的私人汽车可达性评价第31-32页
        3.4.4 城市公园的公交汽车可达性评价第32-33页
    3.5 无锡城市公园绿地可达性现状第33-37页
        3.5.1 步行可达性现状第33-34页
        3.5.2 私人汽车可达性现状第34-35页
        3.5.3 公交汽车可达性现状第35-37页
    3.6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四章 基于可达性指标的城市公园绿地分类研究第38-60页
    4.1 大陆与台湾地区绿地分类的异同分析第38-40页
    4.2 居民到城市公园游憩情况问卷调查第40-42页
        4.2.1 问卷设计第40页
        4.2.2 问卷实施第40页
        4.2.3 统计方法第40页
        4.2.4 研究对象总体情况分析第40-42页
    4.3 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分析第42-45页
        4.3.1 居民步行到达公园的需求分析第42-44页
        4.3.2 居民乘私人汽车到达公园的需求分析第44页
        4.3.3 居民乘公共汽车到达公园的需求分析第44-45页
    4.4 影响要素权重界定第45-52页
        4.4.1 步行可达性要素权重界定第45-47页
        4.4.2 私人汽车可达性要素权重界定第47-49页
        4.4.3 公交可达性要素权重界定第49-52页
    4.5 城市公园绿地分类与分析第52-59页
        4.5.1 基于步行可达程度的公园类型分析第53-54页
        4.5.2 基于私人汽车可达程度的公园类型分析第54-55页
        4.5.3 基于公交可达程度的公园类型分析第55-56页
        4.5.4 公园可达性分类标准第56-59页
    4.6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五章 无锡城市绿地设计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建议第60-72页
    5.1 无锡公园绿地设计与交通可达性的关系第60-64页
        5.1.1 游憩行为与公园交通可达性的关系第60-61页
        5.1.2 公园绿地设计与步行可达性的关系第61-62页
        5.1.3 公园绿地设计与私人汽车可达性的关系第62-63页
        5.1.4 公园绿地设计与公交可达性的关系第63-64页
    5.2 无锡城市绿地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64-69页
        5.2.1 城市绿地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66页
        5.2.2 城市绿地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66-69页
    5.3 基于可达性的优化设计策略第69-71页
        5.3.1 多层面合理布局第69-70页
        5.3.2 消除边界,注重入口设计第70页
        5.3.3 优化园路交通,增强基础设施建设第70-71页
    5.4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结论与展望第72-74页
致谢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79页
附录一第79-80页
附录二第80-81页
附录三第81-82页
附录四第82-83页
附录五第83-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损伤福建方形土楼拟静力试验研究
下一篇:非对称基坑开挖效应及对下卧地铁隧道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