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理学论文--实验药理学论文

注射用右旋兰索拉唑亚急性毒性和毒代动力学研究

中文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中英文缩略词表第9-14页
前言第14-16页
第一章 注射用右旋兰索拉唑静脉给药急性毒性研究第16-19页
    1 实验目的第16页
    2 实验材料第16页
        2.1 药品、对照品和溶媒第16页
        2.2 实验动物第16页
    3 实验方法第16页
    4 统计学分析第16页
    5 实验结果第16-17页
    6 结论第17-19页
第二章 注射用右旋兰索拉唑静脉给药亚急性毒性研究第19-37页
    1 实验目的第19页
    2 实验材料第19-20页
        2.1 药品、对照品和溶媒第19页
        2.2 实验动物第19页
        2.3 仪器设备第19-20页
    3 实验方法第20-21页
        3.1 剂量设计依据第20页
        3.2 分组和给药第20页
        3.3 检测指标第20-21页
            3.3.1 一般症状观察第20页
            3.3.2 血液学指标第20页
            3.3.3 血液生化指标和电解质测定第20页
            3.3.4 脏器系数计算第20-21页
            3.3.5 病理学检查第21页
            3.3.6 停药恢复4周后剩余大鼠进行上述各项检测。第21页
    4 统计学方法第21页
    5 实验结果第21-33页
        5.1 一般症状观察第21页
        5.2 体重第21-22页
        5.3 摄食量第22-23页
        5.4 血液学测定结果第23-26页
        5.5 血清生化测定结果第26-28页
        5.6 凝血时间测定结果第28-29页
        5.7 血清电解质测定结果第29-30页
        5.8 主要脏器系数测定结果第30-32页
        5.9 病理检查结果第32-33页
    6 讨论和结论第33-37页
第三章 注射用右旋兰索拉唑大鼠静脉给药毒代动力学研究第37-57页
    1 实验目的第37页
    2 实验材料第37-38页
        2.1 生物样本第37页
        2.2 试剂第37页
        2.3 仪器第37-38页
    3 实验方法第38-40页
        3.1 毒代动力学设计第38页
        3.2 质谱和色谱条件第38-39页
            3.2.1 色谱条件第38-39页
            3.2.2 质谱条件第39页
        3.3 溶液的配制第39-40页
            3.3.1 标准溶液的配制第39页
            3.3.2 内标溶液的配制第39-40页
        3.4 血浆样本的处理第40页
    4 方法学分析第40-45页
        4.1 血浆中右旋兰索拉唑、左旋兰索拉唑标准曲线制备第40-42页
        4.2 长期稳定性试验第42-43页
        4.3 血浆样品回收率试验研究第43-44页
        4.4 随行质量控制第44-45页
    5 方法学小结第45页
    6 统计学方法第45-46页
    7 结果第46-55页
        7.1 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第46-49页
        7.2 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第49-53页
        7.3 大鼠血浆样品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第53-55页
    8 讨论和结论第55-57页
结语与展望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1页
综述第61-70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致谢第70-71页
作者简介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奥沙利铂雌激素靶向长循环脂质体药代动力学、组织分布及急性毒性研究
下一篇:一种新型还原响应型阳离子脂质体用于传递寡核苷酸药物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