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2-24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1. 翻转课堂教学改革顺应了新课改的要求 | 第12-13页 |
2.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翻转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保障 | 第13页 |
3. 翻转课堂教学顺应了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 | 第13-14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 理论意义 | 第14页 |
2. 实践意义 | 第14-15页 |
(三) 文献综述 | 第15-20页 |
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3. 相关研究的评述 | 第19-20页 |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0-22页 |
1. 研究思路 | 第20-21页 |
2.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五) 创新之处 | 第22页 |
(六) 概念界定 | 第22-24页 |
1. 新课程改革 | 第22-23页 |
2. 翻转课堂 | 第23-24页 |
一、初中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 | 第24-26页 |
(一) 学生方面 | 第24-25页 |
1. 自主学习等同于预习 | 第24页 |
2. 自主性差 | 第24页 |
3. 自主学习效果参差不齐 | 第24-25页 |
(二) 教师方面 | 第25-26页 |
1. 缺乏有效指导 | 第25页 |
2. 缺乏家校沟通 | 第25页 |
3. 缺乏管理监督 | 第25-26页 |
二、初中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改革面临问题的成因 | 第26-33页 |
(一) 学生因素 | 第26-28页 |
1. 自我约束能力差 | 第26页 |
2. 自主学习能力差 | 第26页 |
3. 缺少家庭监督 | 第26-27页 |
4. 信息化设备条件差 | 第27页 |
5. 没有完全适应角色的翻转 | 第27-28页 |
(二) 教师因素 | 第28-30页 |
1. 缺乏心理引导 | 第28-29页 |
2. 缺乏策略指导 | 第29页 |
3. 缺乏习惯的培养 | 第29-30页 |
(三) 学校因素 | 第30-33页 |
1. 未能给教师提供更多学习机会 | 第30-31页 |
2. 未能创造有利于翻转课堂开展的平台 | 第31页 |
3. 未能重视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 第31-33页 |
三、翻转课堂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 第33-42页 |
(一) 教学模式 | 第33-34页 |
1. 课前自主学习 | 第33页 |
2. 课上内化 | 第33-34页 |
(二) 教学设计 | 第34-39页 |
1. 听说课 | 第34-36页 |
2. 阅读课 | 第36-37页 |
3. 语法课 | 第37-39页 |
(三) 教学评价 | 第39-42页 |
1. 教师评价 | 第39-40页 |
2. 小组评价 | 第40-42页 |
四、初中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实践前后现状比较 | 第42-51页 |
(一) 学习态度 | 第42-43页 |
(二) 学习兴趣 | 第43-45页 |
(三) 学习环境 | 第45-47页 |
(四) 学习策略 | 第47-48页 |
(五) 学习效果 | 第48-51页 |
五、解决初中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改革面临问题的方法 | 第51-56页 |
(一) 学生方面 | 第51-52页 |
1. 积极配合教师开展教学改革 | 第51页 |
2. 重视能力的培养和习惯的养成 | 第51-52页 |
3. 提高现有硬件设备的利用率 | 第52页 |
(二) 教师方面 | 第52-54页 |
1. 加强学习,提高专业素养 | 第52页 |
2. 将新课标的教育教学理念融入改革实践 | 第52-53页 |
3. 重点关注过程与方法 | 第53页 |
4. 加强家校联系 | 第53-54页 |
(三) 学校方面 | 第54-56页 |
1. 重视英语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 第54页 |
2. 加强教师培养 | 第54-55页 |
3. 提供信息技术平台的支持 | 第55-56页 |
六、结论、不足与启示 | 第56-58页 |
结语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附录1 | 第64-66页 |
附录2 | 第66-67页 |
附录3 | 第67-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