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多主结构并行均衡的锂电池管理系统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1.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第11-13页
        1.2.1 电池管理系统整体的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电池管理系统的均衡控制策略的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课题研究的来源、主要内容和意义第13-15页
        1.3.1 课题研究的来源及主要内容第13-14页
        1.3.2 本文的特色及意义第14-15页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第15-16页
第二章 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工作原理与SOH估算方法第16-24页
    2.1 锂离子电池的参数特性第16-18页
        2.1.1 开路电压、工作电压、工作电流第16页
        2.1.2 电池温度第16-17页
        2.1.3 电池容量与电池SOC第17页
        2.1.4 电池阻抗与电池SOH第17-18页
    2.2 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基本功能第18-20页
        2.2.1 电池的状态监测第19页
        2.2.2 电池组的安全保护第19页
        2.2.3 电池组内单体电池间的均衡第19-20页
        2.2.4 电池管理系统的信息管理第20页
    2.3 锂电池SOH估算方法第20-22页
        2.3.1 锂电池等效电路模型第20-21页
        2.3.2 EIS技术第21-22页
    2.4 本章小结第22-24页
第三章 多主结构锂电池管理系统硬件设计第24-47页
    3.1 系统整体方案设计及结构框图第24-26页
        3.1.1 系统功能设计及结构模块设计第24-25页
        3.1.2 系统结构框图第25-26页
    3.2 电池监测模块第26-33页
        3.2.1 电池监测模块的单片机简介第26-27页
        3.2.2 电压、电流的监测第27-29页
        3.2.3 温度的监测第29-31页
        3.2.4 被动均衡子模块第31-33页
    3.3 主动均衡模块及电源模块第33-39页
        3.3.1 主动均衡模块及电源模块的方案选择第33-34页
        3.3.2 主动均衡模块第34-36页
        3.3.3 电源模块第36-39页
    3.4 主控制器模块第39-41页
        3.4.1 主控制器模块的单片机简介第39-40页
        3.4.2 外围电路设计第40-41页
    3.5 电池组保护电路设计第41-42页
    3.6 通信模块第42-45页
        3.6.1 I2C电平迁移电路第42-44页
        3.6.2 带隔离的CAN总线接口第44-45页
        3.6.3 无线Wifi模块第45页
    3.7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四章 并行均衡锂电池管理系统软件设计第47-68页
    4.1 软件开发平台第47-48页
        4.1.1 CodeComposerStudio第47-48页
        4.1.2 AVRStudio第48页
    4.2 系统软件框架第48-67页
        4.2.1 均衡方案第48-50页
        4.2.2 总体系统软件设计第50-52页
        4.2.3 电池监控芯片Mega32HVB程序设计第52-57页
        4.2.4 主控制器F28M35H22C程序设计第57-63页
        4.2.5 I2C通信协议设计第63-67页
    4.3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五章 调试结果第68-75页
    5.1 监测功能调试第69-72页
    5.2 均衡功能调试第72-74页
    5.3 本章小结第74-75页
总结与展望第75-77页
    总结第75页
    展望第75-77页
参考文献第77-82页
附录第82-8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3-84页
致谢第84-85页
附件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醇溶型有机小分子的合成及在钙钛矿太阳电池或有机太阳电池中的应用
下一篇:分数阶钽电容模型及其在恒导通时间控制的DC-DC变换器失稳分析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