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穿孔载药技术在高分子囊泡中的应用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7页 |
1.1 高分子囊泡概述 | 第10-16页 |
1.1.1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 | 第10-11页 |
1.1.2 高分子囊泡的制备与表征 | 第11-13页 |
1.1.3 环境响应高分子 | 第13-15页 |
1.1.4 高分子囊泡的应用 | 第15-16页 |
1.2 电穿孔概述 | 第16-24页 |
1.2.1 电穿孔基本原理 | 第17-23页 |
1.2.2 电穿孔的应用 | 第23-24页 |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4-27页 |
1.3.1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4-25页 |
1.3.2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5-26页 |
1.3.3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6-27页 |
第二章 高分子囊泡的制备与表征 | 第27-39页 |
2.1 引言 | 第27-28页 |
2.2 实验原料与仪器 | 第28-29页 |
2.3 实验部分 | 第29-31页 |
2.3.1 高分子囊泡的制备 | 第29页 |
2.3.2 测试与表征 | 第29-31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31-37页 |
2.4.1 高分子囊泡膜结构表征 | 第31-33页 |
2.4.2 高分子囊泡表面形貌表征 | 第33-35页 |
2.4.3 高分子囊泡粒径分析 | 第35-3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三章 高分子囊泡电穿孔法载入负载物 | 第39-68页 |
3.1 引言 | 第39页 |
3.2 实验原料与仪器 | 第39-41页 |
3.3 实验部分 | 第41-47页 |
3.3.1 负载物性质验证 | 第41-42页 |
3.3.2 电穿孔对高分子囊泡的影响 | 第42-44页 |
3.3.3 反向电穿孔 | 第44-45页 |
3.3.4 正向电穿孔 | 第45-47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47-66页 |
3.4.1 负载物性质及标准曲线 | 第47-52页 |
3.4.2 损耗及验证实验 | 第52-54页 |
3.4.3 电穿孔对高分子囊泡的影响 | 第54-60页 |
3.4.4 电穿孔机理验证结果 | 第60-63页 |
3.4.5 正向电穿孔高效载药研究结果 | 第63-6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四章 高分子囊泡电穿孔法负载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68-83页 |
4.1 引言 | 第68-69页 |
4.2 实验原料与仪器 | 第69-70页 |
4.3 实验部分 | 第70-74页 |
4.3.1 电穿孔载药效率影响因素研究 | 第70-72页 |
4.3.2 反向电穿孔可控释放 | 第72-74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74-82页 |
4.4.1 电脉冲参数对高分子囊泡载药影响 | 第74-75页 |
4.4.2 药物的特性对电穿孔高分子囊泡载药影响 | 第75-77页 |
4.4.3 高分子囊泡的特性对电穿孔载药影响 | 第77-78页 |
4.4.4 电脉冲参数对高分子囊泡释药影响 | 第78-80页 |
4.4.5 电穿孔后载药高分子囊泡释放曲线 | 第80-8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结论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9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1-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
附件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