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兽医基础科学论文--家畜微生物学(兽医病原微生物学)论文--家畜病毒学论文

利用免疫层析和免疫渗透技术检测H5亚型禽流感病毒的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一章 引言第14-21页
    1.1 禽流感病毒概述第14页
    1.2 HA蛋白的特点第14-15页
    1.3 NA和M2的特点第15页
    1.4 H5亚型禽流感病毒流行动态第15-16页
    1.5 AIV的常用诊断方法第16-17页
        1.5.1 病毒的分离培养鉴定第16页
        1.5.2 免疫学检测第16页
        1.5.3 分子生物学诊断第16-17页
    1.6 免疫胶体金检测技术的研究情况第17-19页
        1.6.1 胶体金的发现第17-18页
        1.6.2 胶体金的制备第18页
        1.6.3 免疫胶体金检测技术的特点第18页
        1.6.4 病毒性疾病方面的应用第18-19页
        1.6.5 细菌性疾病方面的应用第19页
        1.6.6 寄生虫疾病方面的应用第19页
        1.6.7 其他病原菌方面的应用第19页
    1.7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9-21页
第二章 H5亚型广谱单抗的制备和鉴定第21-34页
    2.1 材料和方法第21-27页
        2.1.1 毒株第21页
        2.1.2 细胞和实验动物第21-22页
        2.1.3 主要试剂和仪器设备第22页
        2.1.4 主要溶液配制方法第22页
        2.1.5 抗原的制备第22页
        2.1.6 抗原的纯化第22-23页
        2.1.7 动物免疫第23页
        2.1.8 复苏SP2/0骨髓瘤细胞第23页
        2.1.9 制备饲养细胞第23页
        2.1.10 制备免疫脾细胞第23页
        2.1.11 细胞融合第23-24页
        2.1.12 建立间接ELISA方法第24-25页
        2.1.13 筛选阳性克隆第25页
        2.1.14 杂交瘤细胞的亚克隆和扩大培养第25页
        2.1.15 腹水的制备第25页
        2.1.16 单抗稳定性的检测第25页
        2.1.17 单抗亚类的鉴定第25-26页
        2.1.18 单抗腹水和细胞上清效价的测定第26页
        2.1.19 单抗广谱性试验第26页
        2.1.20 单抗特异性试验第26页
        2.1.21 Westernblotting鉴定第26-27页
        2.1.22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第27页
    2.2 结果第27-33页
        2.2.1 病毒的HA效价和浓度第27页
        2.2.2 间接ELISA方法第27-29页
        2.2.3 单抗的稳定性第29页
        2.2.4 单抗的亚类第29页
        2.2.5 单抗的效价第29-30页
        2.2.6 单抗的广谱性第30页
        2.2.7 单抗的特异性第30-31页
        2.2.8 Westernblotting分析第31页
        2.2.9 间接免疫荧光分析第31-33页
    2.3 讨论第33-34页
第三章 H5亚型禽流感胶体金试纸条及斑点金免疫渗滤卡的研制第34-47页
    3.1 材料和方法第34-39页
        3.1.1 毒株和抗体第34页
        3.1.2 主要试剂和仪器设备第34-35页
        3.1.3 主要溶液配制方法第35页
        3.1.4 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和斑点金免疫渗滤卡的制备材料第35页
        3.1.5 腹水的纯化第35-36页
        3.1.6 试验仪器的预处理第36页
        3.1.7 确定标记蛋白与胶体金最佳pH值第36页
        3.1.8 确定标记蛋白与胶体金蛋白最佳标记量第36页
        3.1.9 制备胶体金标记蛋白第36页
        3.1.10 纯化胶体金标记蛋白第36页
        3.1.11 确定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金标抗体稀释度、检测线抗体浓度和二抗浓度第36-37页
        3.1.12 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制备第37页
        3.1.13 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结果的判定第37页
        3.1.14 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特异性试验第37页
        3.1.15 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广谱性试验第37-38页
        3.1.16 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敏感性试验第38页
        3.1.17 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重复性试验第38页
        3.1.18 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稳定性试验第38页
        3.1.19 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对比性试验第38页
        3.1.20 斑点金免疫渗滤卡的制备第38页
        3.1.21 斑点金免疫渗滤卡操作步骤第38页
        3.1.22 斑点金免疫渗滤卡NC膜的选择第38-39页
        3.1.23 斑点金免疫渗滤卡2C8抗体、羊抗鼠二抗浓度的确定以及金标抗体稀释度的确定第39页
        3.1.24 斑点金免疫渗滤卡封闭液的选择第39页
        3.1.25 斑点金免疫渗滤卡敏感性试验第39页
        3.1.26 斑点金免疫渗滤卡重复性试验第39页
        3.1.27 斑点金免疫渗滤卡稳定性试验第39页
    3.2 结果第39-46页
        3.2.1 单抗纯化效果第39-40页
        3.2.2 标记蛋白与胶体金最佳pH值第40-41页
        3.2.3 标记蛋白与胶体金最佳蛋白添加量第41页
        3.2.4 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金标抗体稀释度、检测线抗体浓度和二抗浓度第41页
        3.2.5 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特异性第41-42页
        3.2.6 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广谱性第42页
        3.2.7 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敏感性第42-43页
        3.2.8 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重复性第43页
        3.2.9 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稳定性第43页
        3.2.10 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符合率第43-44页
        3.2.11 斑点金免疫渗透卡NC膜第44页
        3.2.12 斑点金免疫渗透卡检测线抗体浓度、羊抗鼠二抗浓度以及金标抗体的稀释度第44-45页
        3.2.13 斑点金免疫渗透卡封闭液的优化第45页
        3.2.14 斑点金免疫渗透卡的敏感性第45页
        3.2.15 斑点金免疫渗透卡的重复性第45页
        3.2.16 斑点金免疫渗透卡的稳定性第45-46页
    3.3 讨论第46-47页
第四章 全文结论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4页
致谢第54-55页
作者简历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猪瘟病毒疫苗株结构蛋白抗体消长规律研究
下一篇:新城疫病毒P/V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抗原表位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