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理论与分析论文--负荷分析论文

基于改进k均值聚类算法的电力负荷模式识别方法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7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1.2 负荷聚类分析研究现状第11-15页
        1.2.1 国内在负荷聚类领域的研究第12-14页
        1.2.2 国外在负荷聚类分析的研究第14页
        1.2.3 负荷聚类的应用第14-15页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第15-16页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第16-17页
第二章 负荷聚类的基本理论第17-35页
    2.1 负荷特性分析第17-21页
        2.1.1 电力负荷的构成分析第17-18页
        2.1.2 负荷特性指标第18-21页
    2.2 电网数据挖掘和聚类理论第21-34页
        2.2.1 数据选择第21-22页
        2.2.2 负荷数据挖掘流程第22-24页
        2.2.3 数据预处理算法第24-25页
        2.2.4 数据归一化第25-26页
        2.2.5 聚类算法理论基础第26-32页
            2.2.5.1 基于划分的聚类算法第26-29页
            2.2.5.2 基于层次的聚类算法第29-30页
            2.2.5.3 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第30页
            2.2.5.4 基于模型的聚类算法第30-32页
        2.2.6 聚类评价准则函数第32-34页
    2.3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三章 结合降维技术的改进K-MEANS算法负荷聚类第35-59页
    3.1 数据来源第35页
    3.2 数据预处理第35-37页
        3.2.1 预处理的负荷数据表示第35-36页
        3.2.2 异常数据辨识与修正第36-37页
        3.2.3 数据归一化第37页
    3.3 聚类算法效率对比第37-38页
    3.4 负荷数据降维方法选择第38-44页
        3.4.1 主成分分析第39-40页
        3.4.2 Sammon映射第40-41页
        3.4.3 负荷特性指标选取降维第41-42页
        3.4.4 降维效果分析第42-44页
    3.5 改进K均值算法第44-57页
        3.5.1 常见k-means算法的缺陷第44-46页
        3.5.2 常见的最优聚类个数确定的方法第46-48页
        3.5.3 基于聚类评估指标的K值选取第48-49页
        3.5.4 基于GSA算法和肘形判据的k值选取第49-53页
        3.5.5 基于密度和相异性的初始中心化k-means第53-57页
    3.6 本章小结第57-59页
第四章 负荷模式识别的仿真及应用第59-83页
    4.1 基于改进K-MEANS算法的用电用户负荷分类第59-66页
        4.1.1 传统k-means算法应用于负荷模式聚类的缺陷分析第59-60页
        4.1.2 基于改进k-means算法的负荷模式聚类分析及有效性分析第60-66页
    4.2 基于梯度提升树的负荷模式识别方法研究第66-75页
        4.2.1 决策树第67-68页
        4.2.2 基于梯度提升树的负荷识别方法第68-72页
        4.2.3 GBDT分类器结果第72-75页
    4.3 基于电力数据的聚类算法模式识别应用平台第75-82页
        4.3.1 平台开发环境第75-76页
        4.3.2 平台结构与模块设计第76-78页
        4.3.3 案例研究-基于区域性的负荷聚类分析第78-82页
    4.4 本章小结第82-83页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83-85页
    5.1 全文总结第83页
    5.2 后续工作展望第83-85页
致谢第85-86页
参考文献第86-9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车用动力锂电池智能充电技术研究
下一篇:基于GPU的频谱分析算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