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7页 |
1.1 引言 | 第12-13页 |
1.2 透明导电材料 | 第13-15页 |
1.2.1 透明导电氧化物 | 第13页 |
1.2.2 导电聚合物 | 第13-14页 |
1.2.3 碳系导电材料 | 第14页 |
1.2.4 金属网格 | 第14-15页 |
1.2.5 金属纳米线 | 第15页 |
1.3 银纳米线的制备简介 | 第15-17页 |
1.4 银纳米线导电薄膜的制备 | 第17-19页 |
1.5 基于银纳米线网络的透明导电薄膜的性能 | 第19-21页 |
1.5.1 电性能 | 第19-20页 |
1.5.2 光学性能 | 第20页 |
1.5.3 热性能 | 第20-21页 |
1.5.4 结构和机械性能 | 第21页 |
1.6 柔性透明导电薄膜的应用 | 第21-24页 |
1.6.1 太阳能电池 | 第21-22页 |
1.6.2 透明加热器 | 第22-23页 |
1.6.3 柔性显示器(OLED) | 第23页 |
1.6.4 触摸屏 | 第23-24页 |
1.7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第24-27页 |
1.7.1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24-25页 |
1.7.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5页 |
1.7.3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25-27页 |
第二章 Fe~(3+)辅助制备银纳米线及其生长过程研究 | 第27-44页 |
2.1 引言 | 第27-28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8-29页 |
2.2.1 实验材料 | 第28页 |
2.2.2 银纳米线的制备 | 第28页 |
2.2.3 测试与表征 | 第28-29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9-42页 |
2.3.1 以Fe(NO_3)_3为生长控制剂制备的银纳米线的形貌和结构 | 第29-31页 |
2.3.2 银纳米线的生长过程研究 | 第31-36页 |
2.3.3 银纳米线“自接合”过程的研究 | 第36-37页 |
2.3.4 Fe~(3+)浓度对纳米银线形貌的影响 | 第37-38页 |
2.3.5 不同生长控制剂对银纳米线形貌影响 | 第38-4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三章 银纳米线柔性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44-62页 |
3.1 引言 | 第44-45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5-47页 |
3.2.1 旋涂法制备PET/银纳米线柔性透明导电薄膜 | 第45页 |
3.2.2 Meyer棒涂覆制备PET/银纳米线柔性透明导电膜 | 第45页 |
3.2.3 真空抽滤法制备混合纤维素/银纳米线柔性透明导电薄膜 | 第45-46页 |
3.2.4 测试与表征 | 第46-47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7-61页 |
3.3.1 旋涂法制备的PET/银纳米线柔性透明导电薄膜的性能研究 | 第47-51页 |
3.3.2 Meyer棒涂覆制备银纳米线柔性导电膜及其性能研究 | 第51-54页 |
3.3.3 真空抽滤法制备混合纤维素/银纳米线柔性透明导电薄膜及其性能研究 | 第54-6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四章 Meyer棒涂覆-转移法柔性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第62-77页 |
4.1 引言 | 第62-63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63-64页 |
4.2.1 Meyer棒涂覆-转移法柔性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 | 第63-64页 |
4.2.2 测试与表征 | 第64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64-75页 |
4.3.1 Meyer棒涂覆-转移法柔性透明导电薄膜的光学与电性能研究 | 第64-66页 |
4.3.2 Meyer棒涂覆-转移法柔性透明导电薄膜的导电均匀性研究 | 第66-68页 |
4.3.3 Meyer棒涂覆-转移法柔性透明导电薄膜的银纳米线附着力研究 | 第68-69页 |
4.3.4 Meyer棒涂覆-转移法柔性透明导电薄膜的热效应研究 | 第69-71页 |
4.3.5 模拟柔性触摸屏的性能研究 | 第71-7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结论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
附件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