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国家公债、债券、外债论文

关于改善国债收益率曲线形成机制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1 绪论第12-20页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12-13页
    1.2 研究综述与评价第13-17页
        1.2.1 国外关于国债收益率曲线的研究第13-15页
        1.2.2 国内关于国债收益率曲线的研究第15-17页
    1.3 研究的主要问题第17-18页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8-19页
        1.4.1 研究思路框架第18页
        1.4.2 研究方法第18-19页
    1.5 可能创新与不足第19-20页
        1.5.1 可能的创新第19页
        1.5.2 可能的不足第19-20页
2 国债收益率曲线的意义与相关学说第20-24页
    2.1 国债收益率曲线的意义第20-21页
    2.2 国债收益率曲线的相关学说第21-24页
        2.2.1 市场预期理论第21页
        2.2.2 流动性偏好理论第21-22页
        2.2.3 市场分割理论第22页
        2.2.4 优先习惯理论第22-24页
3 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的现状与问题分析第24-50页
    3.1 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的编制与形成历程第24-27页
        3.1.1 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起步阶段(1997年-2001年)第24页
        3.1.2 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发展阶段(2002年-2005年)第24-25页
        3.1.3 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完善阶段(2006年-今)第25-27页
    3.2 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现阶段存在的问题第27-33页
        3.2.1 国债收益率曲线的真实性不足第27-30页
        3.2.2 国债收益率曲线及指数存在不一致性第30-31页
        3.2.3 国债收益率曲线代表性不强第31-33页
    3.3 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在宏观预示及政策调控中的应用情况第33-41页
        3.3.1 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宏观经济预示能力欠佳第33-37页
        3.3.2 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对金融调控政策的传导作用不足第37-39页
        3.3.3 我国国债政策对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影响有限第39-41页
    3.4 阻碍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有效形成的制度性深层原因分析第41-50页
        3.4.1 我国国债发行制度还有待完善第41-43页
        3.4.2 市场参与者结构不合理,未能反映市场真实全面的供求关系第43-44页
        3.4.3 国债市场分割影响市场效率第44-46页
        3.4.4 国债交易制度不完善引起流动性不足第46-48页
        3.4.5 现行税收及会计制度限制国债收益率曲线形成第48-50页
4 美国完善与运用国债收益率曲线的经验第50-60页
    4.1 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发展历程第50-52页
        4.1.1 美国国债市场发展历程第50-51页
        4.1.2 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完善与发展第51页
        4.1.3 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的编制情况第51-52页
    4.2 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在宏观预示及政策调控中的作用第52-54页
        4.2.1 国债收益率曲线具有宏观预示作用第52页
        4.2.2 通过影响国债收益率曲线实施财政政策第52-53页
        4.2.3 通过国债收益率曲线传导金融调控政策第53页
        4.2.4 对外开放下的国债收益率曲线具有平衡作用第53-54页
    4.3 美国改善国债收益率曲线形态措施的背后用意第54-60页
        4.3.1 国债收益率曲线倒挂时,美国改善国债收益率曲线形态的措施第54-58页
        4.3.2 美国通过金融调控政策改善国债收益率曲线以达到宏观经济目标第58-59页
        4.3.3 美国通过国债政策改善国债收益率曲线以达到宏观经济目标第59-60页
5 改善国债收益率曲线形成机制的建议与措施第60-76页
    5.1 改善国债收益率曲线形成机制的战略目标第60-61页
        5.1.1 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形成具有与时俱进的法治化基础第60页
        5.1.2 国债收益率曲线具有较强的市场化反映和定价调控能力第60-61页
        5.1.3 国债收益率曲线具有较强的国际金融市场影响力第61页
    5.2 改善国债收益率曲线形成机制的路径第61-63页
        5.2.1 改善国债收益率曲线形成机制的短期举措第61页
        5.2.2 改善国债收益率曲线形成机制的中期渠道第61-62页
        5.2.3 改善国债收益率曲线形成机制的长期愿景第62-63页
    5.3 改善国债收益率曲线形成机制的措施第63-76页
        5.3.1 完善国债市场法律制度,奠定良好市场法制基础第63-65页
        5.3.2 完善国债发行制度,促进国债一二级市场联动第65-67页
        5.3.3 完善国债交易制度,提高国债市场流动性第67-69页
        5.3.4 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国债市场互联互通第69-71页
        5.3.5 拓宽优化国债市场投资者结构,增强国债市场国际影响力第71-73页
        5.3.6 推进国债收益率曲线在宏观经济预测及政策调控中的应用第73-76页
6 附录第76-94页
参考文献第94-98页
硕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第98-100页
后记第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审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