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物化学论文

紫穗槐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纯化、初步鉴定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21页
    1.1 紫穗槐概述第10-11页
        1.1.1 形态特征第10页
        1.1.2 生物学特性第10-11页
        1.1.3 园林绿化应用第11页
        1.1.4 经济价值第11页
    1.2 黄酮类化合物与园林植物关系概述第11-14页
        1.2.1 黄酮类化合物简介和化学结构第11-12页
        1.2.2 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第12页
        1.2.3 黄酮类化合物对园林植物UV保护作用第12-13页
        1.2.4 黄酮类化合物对园林植物土壤中细菌的影响第13页
        1.2.5 黄酮类化合物与园林植物花色素的关系第13页
        1.2.6 黄酮类化合物与园林植物固氮的关系第13-14页
    1.3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第14-16页
        1.3.1 超声波法第14-15页
        1.3.2 脉冲电场法第15页
        1.3.3 酶解辅助法第15页
        1.3.4 微波辅助提取法第15-16页
        1.3.5 加压溶剂萃取法第16页
        1.3.6 超临界流体法第16页
    1.4 黄酮类化合物分离纯化的方法第16-18页
        1.4.1 聚酰胺柱色谱法第16-17页
        1.4.2 大孔树脂吸附法第17页
        1.4.3 薄层色谱法第17页
        1.4.4 高速逆流色谱法第17-18页
    1.5 黄酮类化合物鉴定方法第18-19页
        1.5.1 紫外及可见光光谱法第18页
        1.5.2 核磁共振法第18页
        1.5.3 颜色反应第18页
        1.5.4 高效液相色谱法第18-19页
    1.6 研究内容与意义第19-21页
        1.6.1 研究的意义第19页
        1.6.2 研究的内容第19页
        1.6.3 研究的创新方法第19-21页
2 超声波法提取黄酮类化合物工艺优化第21-34页
    2.1 材料与仪器第21页
        2.1.1 材料第21页
        2.1.2 仪器第21页
        2.1.3 试剂第21页
    2.2 研究方法第21-23页
        2.2.1 提取流程第21页
        2.2.2 标准曲线的绘制第21-22页
        2.2.3 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测定方法第22页
        2.2.4 单因素实验第22-23页
        2.2.5 分析软件第23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23-32页
        2.3.1 标准曲线第23-24页
        2.3.2 单因素结果与分析第24-26页
        2.3.3 正交实验第26-28页
        2.3.4 响应面实验第28-32页
    2.4 本章小结第32-34页
3 微波水浴法提取黄酮类化合物工艺优化第34-47页
    3.1 材料与仪器第34页
        3.1.1 材料第34页
        3.1.2 仪器第34页
        3.1.3 试剂第34页
    3.2 研究方法第34-36页
        3.2.1 提取流程第34-35页
        3.2.2 标准曲线的绘制第35页
        3.2.3 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测定方法第35页
        3.2.4 单因素实验第35-36页
        3.2.5 分析软件第36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36-46页
        3.3.1 标准曲线第36-37页
        3.3.2 单因素结果与分析第37-39页
        3.3.3 正交实验第39-41页
        3.3.4 响应面实验第41-46页
    3.4 本章小结第46-47页
4 大孔树脂纯化黄酮类化合物工艺优化第47-58页
    4.1 材料与仪器第47页
        4.1.1 材料第47页
        4.1.2 试剂第47页
        4.1.3 仪器第47页
    4.2 研究方法第47-49页
        4.2.1 上样液的制备第47-48页
        4.2.2 大孔树脂预处理第48页
        4.2.3 静态优化实验第48页
        4.2.4 动态优化实验第48-49页
        4.2.5 正交实验第49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49-56页
        4.3.1 静态优化实验第49-50页
        4.3.2 动态优化实验第50-54页
        4.3.3 正交实验及结果分析第54-56页
    4.4 本章小结第56-58页
5 黄酮类化合物初步鉴定第58-61页
    5.1 材料与仪器第58页
        5.1.1 材料第58页
        5.1.2 试剂第58页
        5.1.3 仪器第58页
    5.2 鉴定方法第58-59页
        5.2.1 色反应第58-59页
        5.2.2 紫外光谱特征第59页
    5.3 鉴定结果第59-60页
        5.3.1 显色反应结果第59页
        5.3.2 紫外光谱特征结果第59-60页
    5.4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结论与展望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70页
附录第70-7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4-75页
致谢第75-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药工业废水的生物毒性评价研究
下一篇:纳米银与苯酚对反硝化菌活性的复合毒性效应与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