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伦理学(道德哲学)论文--伦理学理论与方法论论文--伦理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论文--其他论文

当前我国网络语言伦理失范及对策研究

致谢第3-4页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导论第9-16页
    一、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第9-10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0-14页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4-16页
第一章 网络、语言、伦理第16-28页
    一、网络语言的产生第16-20页
        (一) 网络语言产生的背景第16页
        (二) 网络语言的科学内涵第16-18页
        (三) 网络语言的特点第18-20页
    二、网络语言伦理第20-24页
        (一) 网络语言伦理的基本原则第21-22页
        (二) 网络语言伦理的基本规范第22-24页
    三、网络伦理的特点及难题第24-28页
        (一) 网络伦理的特点第25-26页
        (二) 网络伦理难题第26-28页
第二章 当前我国网络语言伦理失范的表现及原因第28-38页
    一、当前我国网络语言伦理失范的表现第28-32页
        (一) 网络谣言迅速传播第28-30页
            1. 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第29页
            2. 传播路径较多,传播者身份隐秘,目的复杂第29-30页
        (二) 网络语言暴力伤害第30-32页
            1. 网民道德感淡薄,缺乏责任意识第30-31页
            2. 传播媒介一味追求利益,道德缺失第31页
            3. 网站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缺失,缺乏相应的管理法规第31-32页
    二、当前我国网络语言伦理失范的原因第32-38页
        (一) 网络语言伦理失范的主体根源第32-34页
            1. 由符号异化而产生的人性异化第32-33页
            2. 网民主体自身素质参差不齐第33页
            3. 社会压力过大与网民的理性缺失第33-34页
        (二) 网络语言伦理失范的社会根源第34-38页
            1. 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管不到位第34-35页
            2. 网络运营机构监控缺失第35-36页
            3. 网络伦理规范约束乏力第36-38页
第三章 加强网络语言伦理建设的路径第38-44页
    一、政府强化网络语言伦理的监督第38-40页
        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坚持有法可依第38-39页
        2. 加强网络伦理的道德观念教育第39页
        3. 实施有效的网络监管,重视网络安全第39-40页
    二、网络运营机构加强行业自律第40-42页
        1. 维护网络传播秩序,抵御外来侵害第40-41页
        2. 强化从业人员的价值观和道德自律第41-42页
    三、网民提升自我道德修养第42-44页
结语第44-4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无意识助人目标追求、情绪对道德判断的影响
下一篇:墨家环境伦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