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品牌竞争力的企业商标价值评估研究--以贵州百灵企业商标为例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绪论 | 第13-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5页 |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5-16页 |
1.2.1 研究意义 | 第15页 |
1.2.2 研究目的 | 第15-16页 |
1.3 研究主要内容、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第16-19页 |
1.3.1 研究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1.3.2 研究框架 | 第17-18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2 商标估值的研究现状及其方法 | 第19-26页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2页 |
2.1.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2.1.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2.1.3 文献述评 | 第21-22页 |
2.2 商标估值方法的评价 | 第22-24页 |
2.2.1 传统估值方法的评价 | 第22-23页 |
2.2.2 实物期权法的评价 | 第23页 |
2.2.3 北京名牌公司估值方法的评价 | 第23-24页 |
2.2.4 Interbrand估值法的评价 | 第24页 |
2.3 超额收益体现商标价值 | 第24-26页 |
2.3.1 商标超额收益的来源 | 第24-25页 |
2.3.2 商标超额收益的确定 | 第25-26页 |
3 品牌竞争力对商标价值的影响 | 第26-31页 |
3.1 品牌与商标的区别和联系 | 第26-27页 |
3.1.1 品牌与商标的区别 | 第26页 |
3.1.2 品牌与商标的联系 | 第26-27页 |
3.2 品牌竞争力及其对商标价值的影响 | 第27-28页 |
3.2.1 品牌竞争力 | 第27-28页 |
3.2.2 品牌竞争力影响商标价值 | 第28页 |
3.3 基于品牌竞争力超额收益法改进的必要性 | 第28-31页 |
3.3.1 改进的必要性分析 | 第28-29页 |
3.3.2 品牌竞争力的引入 | 第29-31页 |
4 基于品牌竞争力的超额收益法改进 | 第31-40页 |
4.1 超额收益估值模型 | 第31-35页 |
4.1.1 收益年限 | 第31页 |
4.1.2 折现率 | 第31-32页 |
4.1.3 商标超额收益的计算 | 第32-33页 |
4.1.4 建立层次分析结构 | 第33-35页 |
4.2 基于品牌竞争力的估值模型 | 第35-39页 |
4.2.1 品牌竞争力下的估值模型 | 第35-36页 |
4.2.2 品牌竞争力指标系数 | 第36-39页 |
4.3 基于品牌竞争力的商标价值评估模型 | 第39-40页 |
5 贵州百灵企业商标案例运用 | 第40-55页 |
5.1 案例背景介绍 | 第40-44页 |
5.1.1 企业介绍 | 第40-41页 |
5.1.2 医药行业概况分析 | 第41-44页 |
5.2 商标的财务估值 | 第44-52页 |
5.2.1 贵州百灵企业财务概况 | 第44-46页 |
5.2.2 分离无形资产超额收益 | 第46-47页 |
5.2.3 分割商标超额收益 | 第47-50页 |
5.2.4 超额收益下的商标财务估值 | 第50-52页 |
5.3 基于品牌竞争力的商标估值 | 第52-55页 |
5.3.1 品牌竞争力指标系数的确定 | 第52-54页 |
5.3.2 财务估值和品牌竞争力估值下的综合估值 | 第54-55页 |
6 研究结论与不足 | 第55-57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5-56页 |
6.2 研究不足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