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永磁电机的发展概况 | 第10-11页 |
1.3 永磁同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2 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 | 第15-41页 |
2.1 常用坐标系和坐标变换 | 第15-18页 |
2.1.1 常用坐标系 | 第15页 |
2.1.2 坐标变换 | 第15-18页 |
2.2 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 | 第18-23页 |
2.2.1 三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第19-21页 |
2.2.2 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第21-22页 |
2.2.3 两相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第22-23页 |
2.3 三相逆变器数学模型 | 第23-25页 |
2.4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技术 | 第25-33页 |
2.4.1 SVPWM基本原理 | 第26-27页 |
2.4.2 SVPWM算法 | 第27-33页 |
2.5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策略 | 第33-38页 |
2.5.1 前馈解耦控制器设计 | 第34-35页 |
2.5.2 基于Lyapunov法的控制器设计 | 第35-38页 |
2.6 仿真验证及分析 | 第38-41页 |
3 基于滑模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 | 第41-49页 |
3.1 滑模理论基础 | 第41-42页 |
3.1.1 滑模变结构控制基本原理 | 第41页 |
3.1.2 滑模变结构控制系统的抖振问题 | 第41-42页 |
3.2 滑模观测器设计 | 第42-45页 |
3.2.1 滑模观测器数学模型 | 第42-44页 |
3.2.2 稳定性证明 | 第44-45页 |
3.3 仿真验证及分析 | 第45-49页 |
4 基于静止坐标系自适应滑模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 | 第49-61页 |
4.1 静止坐标系自适应滑模观测器设计 | 第49-53页 |
4.1.1 静止坐标系自适应滑模观测器数学模型 | 第49-52页 |
4.1.2 稳定性证明 | 第52-53页 |
4.2 考虑频率变化的数字锁相环设计 | 第53-57页 |
4.2.1 锁相环结构及实现 | 第53-55页 |
4.2.2 递推最小二乘法椭圆拟合 | 第55-56页 |
4.2.3 仿真验证及分析 | 第56-57页 |
4.3 仿真验证及分析 | 第57-61页 |
5 基于旋转坐标系自适应滑模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 | 第61-74页 |
5.1 旋转坐标系自适应滑模观测器设计 | 第61-68页 |
5.1.1 旋转坐标系自适应滑模观测器数学模型 | 第61-63页 |
5.1.2 稳定性证明 | 第63-64页 |
5.1.3 基于Lyapunov法的控制器设计 | 第64-65页 |
5.1.4 仿真验证及分析 | 第65-68页 |
5.2 考虑死区的旋转坐标系自适应滑模观测器设计 | 第68-74页 |
5.2.1 死区效应分析 | 第68-70页 |
5.2.2 死区补偿算法 | 第70页 |
5.2.3 考虑死区的旋转坐标系自适应滑模观测器数学模型 | 第70-71页 |
5.2.4 仿真验证及分析 | 第71-74页 |
6 永磁同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实验平台设计 | 第74-91页 |
6.1 系统硬件设计 | 第74-81页 |
6.1.1 TMS320F28335最小系统设计 | 第74-77页 |
6.1.2 主电路设计 | 第77-78页 |
6.1.3 驱动电路设计 | 第78页 |
6.1.4 信号检测电路设计 | 第78-79页 |
6.1.5 A/D转换电路设计 | 第79-80页 |
6.1.6 手操器设计 | 第80-81页 |
6.2 系统软件设计 | 第81-87页 |
6.2.1 主程序设计 | 第81-82页 |
6.2.2 中断程序设计 | 第82-83页 |
6.2.3 通讯程序设计 | 第83-85页 |
6.2.4 手操器程序设计 | 第85-87页 |
6.3 实验结果 | 第87-91页 |
6.3.1 基于静止坐标系自适应滑模观测器实验结果 | 第87-88页 |
6.3.2 基于旋转坐标系自适应滑模观测器实验结果 | 第88-91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91-93页 |
7.1 全文总结 | 第91页 |
7.2 展望 | 第91-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101页 |
附录 | 第101-102页 |
致谢 | 第102-10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103-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