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城县古城墙遗址保护公园规划设计
致谢 | 第4-9页 |
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页 |
1.绪论 | 第11-15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11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的目的 | 第11-12页 |
1.2.2 研究的意义 | 第12页 |
1.2.2.1 理论意义 | 第12页 |
1.2.2.2 实践意义 | 第12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4.1 文献研读 | 第13页 |
1.4.2 实地调研 | 第13页 |
1.4.3 实例研究 | 第13-14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2.相关实例借鉴 | 第15-24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5-17页 |
2.1.1 古城墙 | 第15页 |
2.1.2 瓮城 | 第15-16页 |
2.1.3 遗址公园 | 第16页 |
2.1.4 古城墙遗址公园 | 第16-17页 |
2.2 相关研究 | 第17-18页 |
2.3 相关案例 | 第18-24页 |
2.3.1 国外相关案例 | 第18-19页 |
2.3.1.1 意大利卢卡城墙公园 | 第18页 |
2.3.1.2 英国约克城墙绿地 | 第18-19页 |
2.3.1.3 法国巴黎城墙绿地 | 第19页 |
2.3.2 国内相关实例 | 第19-24页 |
2.3.2.1 北京东便门明城墙遗址公园 | 第19-21页 |
2.3.2.2 北京元大都土城垣遗址公园 | 第21-22页 |
2.3.2.3 新郑市郑韩故城城墙遗址公园 | 第22-24页 |
3.许昌市襄城县古城墙遗址公园场地现状及分析 | 第24-32页 |
3.1 项目背景 | 第24-26页 |
3.2 区域概况 | 第26-28页 |
3.2.1 区域范围及地理位置 | 第26-27页 |
3.2.2 自然地理条件 | 第27页 |
3.2.3 人文景观资源 | 第27-28页 |
3.3 基址概况 | 第28-30页 |
3.3.1 场地条件 | 第28页 |
3.3.2 交通分析 | 第28-29页 |
3.3.3 景观要素 | 第29页 |
3.3.4 客源分析 | 第29-30页 |
3.4 优劣势分析 | 第30页 |
3.4.1 优势分析 | 第30页 |
3.4.2 劣势分析 | 第30页 |
3.5 问题挑战 | 第30-32页 |
4.襄城县古城墙遗址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 第32-62页 |
4.1 规划依据、目标与原则 | 第32-33页 |
4.1.1 规划依据 | 第32页 |
4.1.2 规划目标 | 第32页 |
4.1.3 规划原则 | 第32-33页 |
4.2 功能定位 | 第33页 |
4.2.1 解读汝河情结 | 第33页 |
4.2.2 延续古城文脉 | 第33页 |
4.3 设计构思 | 第33-35页 |
4.4 分区规划 | 第35-41页 |
4.4.1 襄城古韵区 | 第36-37页 |
4.4.2 忆古缅怀区 | 第37-38页 |
4.4.3 康体运动区 | 第38-39页 |
4.4.4 浅滩风貌区 | 第39-41页 |
4.4.5 汝河风情区 | 第41页 |
4.5 道路交通规划 | 第41-42页 |
4.5.1 道路交通规划原则 | 第41页 |
4.5.2 交通方式 | 第41-42页 |
4.5.3 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 第42页 |
4.6 景观规划设计 | 第42-51页 |
4.6.1 景观要素设计 | 第42-43页 |
4.6.1.1 城墙遗址景观设计 | 第42页 |
4.6.1.2 护城河景观设计 | 第42-43页 |
4.6.1.3 历史遗存景观设计 | 第43页 |
4.6.1.4 植物景观设计 | 第43页 |
4.6.1.5 建筑小品景观设计 | 第43页 |
4.6.2 景观序列组织 | 第43-45页 |
4.6.2.1 简单序列的应用 | 第44页 |
4.6.2.2 完整序列的应用 | 第44页 |
4.6.2.3 复杂序列的应用 | 第44-45页 |
4.6.3 景观结构设计 | 第45-46页 |
4.6.4 景观节点表达 | 第46-51页 |
4.6.4.1 城墙遗址类景观节点 | 第46-48页 |
4.6.4.2 历史遗存类景观节点 | 第48页 |
4.6.4.3 护城河类景观节点 | 第48-50页 |
4.6.4.4 建筑小品类景观节点 | 第50-51页 |
4.7 植被规划设计 | 第51-54页 |
4.7.1 设计原则 | 第51页 |
4.7.2 设计内容 | 第51-53页 |
4.7.3 植被分区设计 | 第53-54页 |
4.8 墓地规划设计 | 第54-58页 |
4.8.1 绿影寻宗区 | 第54-56页 |
4.8.2 曲径聚贤区 | 第56-57页 |
4.8.3 幽居福寿区 | 第57-58页 |
4.9 专项设计 | 第58-61页 |
4.9.1 入口设计 | 第58页 |
4.9.2 基础设施规划 | 第58-59页 |
4.9.3 照明系统设计 | 第59-60页 |
4.9.4 竖向设计 | 第60页 |
4.9.5 排水渠设计 | 第60-61页 |
4.10 经济技术指标 | 第61-62页 |
5.结论与展望 | 第62-64页 |
5.1 结论 | 第62页 |
5.2 展望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图片索引 | 第66-68页 |
附图 | 第68-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