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组织官方微博传播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2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3-14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4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4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19-20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9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1.6 研究的创新点和难点 | 第20-22页 |
1.6.1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0-21页 |
1.6.2 研究的难点 | 第21-22页 |
第2章 公益组织官方微博的概述 | 第22-30页 |
2.1 微博的概况 | 第22-24页 |
2.1.1 微博的内涵 | 第22-23页 |
2.1.2 微博的传播特点 | 第23-24页 |
2.2 公益组织官方微博的界定 | 第24-28页 |
2.2.1 公益组织的概况 | 第25-26页 |
2.2.2 公益组织官方微博的界定 | 第26-28页 |
2.3 公益组织官方微博的发展现状 | 第28-30页 |
第3章 公益组织官方微博的 5W分析 | 第30-45页 |
3.1 公益组织官方微博的传播主体 | 第30-32页 |
3.1.1 作为组织形态发声 | 第30-31页 |
3.1.2 承担多重引导功能 | 第31-32页 |
3.2 公益组织官方微博的传播内容 | 第32-35页 |
3.2.1 公益活动宣传 | 第33-34页 |
3.2.2 组织账目公开 | 第34-35页 |
3.2.3 求助信息发布 | 第35页 |
3.2.4 公益文化传播 | 第35页 |
3.3 公益组织官方微博的传播渠道 | 第35-37页 |
3.3.1 以官方微博为主体设置议题 | 第35-36页 |
3.3.2 以意见领袖为节点扩散传播 | 第36-37页 |
3.4 公益组织官方微博的传播对象 | 第37-39页 |
3.4.1 受众构成的丰富多元化 | 第37-38页 |
3.4.2 受众诉求注重自我实现 | 第38-39页 |
3.5 公益组织官方微博的传播效果 | 第39-45页 |
3.5.1 微观层面呈现线上线下的两级反差 | 第40-43页 |
3.5.2 宏观层面塑造全民参与的公益文化 | 第43-45页 |
第4章 公益组织官方微博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45-50页 |
4.1 公益组织官方微博存在的问题 | 第45-47页 |
4.1.1 内容原创能力薄弱 | 第45-46页 |
4.1.2 页面品牌意识淡薄 | 第46页 |
4.1.3 微博应用程度尚浅 | 第46页 |
4.1.4 受众互动沟通不足 | 第46-47页 |
4.1.5 危机应对反应滞后 | 第47页 |
4.2 公益组织官方微博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47-50页 |
4.2.1 内部原因 | 第47-48页 |
4.2.2 外部原因 | 第48-50页 |
第5章 公益组织官方微博的优化策略 | 第50-57页 |
5.1 内容创新策略 | 第50-51页 |
5.1.1 创新微博公益话题 | 第50页 |
5.1.2 策划微博公益活动 | 第50-51页 |
5.2 页面提升策略 | 第51-52页 |
5.2.1 优化视觉设计突出公益特色 | 第51-52页 |
5.2.2 丰富表现形式强化个性体验 | 第52页 |
5.3 媒体联动策略 | 第52-53页 |
5.3.1 联动社交平台多渠道推广公益项目 | 第53页 |
5.3.2 整合媒介资源扩大公益活动影响力 | 第53页 |
5.4 受众沟通策略 | 第53-54页 |
5.4.1 高频互动推进受众沟通持续化 | 第53-54页 |
5.4.2 细分受众建立公益网民数据库 | 第54页 |
5.5 危机应对策略 | 第54-57页 |
5.5.1 掌握信息发布时机 | 第55页 |
5.5.2 构建权威话语同盟 | 第55-57页 |
结论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3-64页 |
附录B 关于公益组织官方微博传播效果的调查问卷 | 第64-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