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近红外和拉曼技术鉴定药用原辅料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7-18页 |
1.1 药用原辅料 | 第8-10页 |
1.1.1 辅料的用途 | 第8-9页 |
1.1.2 辅料的种类 | 第9页 |
1.1.3 辅料的包装形式 | 第9-10页 |
1.2 原辅料的物料接收 | 第10-12页 |
1.2.1 国内法规的要求 | 第11页 |
1.2.2 物料接收的常见问题 | 第11-12页 |
1.3 光谱技术及其应用 | 第12-16页 |
1.3.1 紫外光谱和中红外光谱仪 | 第12-13页 |
1.3.2 拉曼光谱快速鉴定技术 | 第13-14页 |
1.3.3 近红外光谱快速鉴定技术 | 第14-16页 |
1.4 本文的研究意义与内容 | 第16-18页 |
1.4.1 研究意义 | 第16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应用近红外光谱进行原料定性检验 | 第18-42页 |
2.1 物料与仪器 | 第18-23页 |
2.1.1 物料 | 第18-19页 |
2.1.2 仪器 | 第19-23页 |
2.2 吲达帕胺近红外检验方法的适用性 | 第23-38页 |
2.2.1 吲达帕胺方法模型建立的可行性考察 | 第23-24页 |
2.2.2 吲达帕胺近红外方法模型数据库的建立 | 第24-32页 |
2.2.3 阳性考察试验 | 第32-34页 |
2.2.4 阴性考察试验 | 第34-36页 |
2.2.5 批间重复性 | 第36-37页 |
2.2.6 包装形式的影响 | 第37-38页 |
2.2.7 供应厂商的影响 | 第38页 |
2.3 吲达帕胺入厂接收检验 | 第38-41页 |
2.3.1 批内鉴定的检测结果 | 第38-39页 |
2.3.2 批间鉴定的检测结果 | 第39-40页 |
2.3.3 检验方法的对比 | 第40-41页 |
2.4 小结 | 第41-42页 |
第三章 应用拉曼光谱进行原料检验 | 第42-57页 |
3.1 物料与仪器 | 第42-44页 |
3.1.1 物料 | 第42页 |
3.1.2 仪器 | 第42-44页 |
3.2 吲达帕胺拉曼光谱检验方法的适用性 | 第44-53页 |
3.2.1 模型建立的可行性考察 | 第44-46页 |
3.2.2 阳性考察试验 | 第46-47页 |
3.2.3 阴性考察试验 | 第47-51页 |
3.2.4 批间重复性 | 第51-52页 |
3.2.5 包装形式的影响 | 第52-53页 |
3.2.6 供应厂商的影响 | 第53页 |
3.3 吲达帕胺入厂接收检验 | 第53-56页 |
3.3.1 批内鉴定结果确认 | 第53-54页 |
3.3.2 批间鉴定结果确认 | 第54-55页 |
3.3.3 检验方法的对比 | 第55-56页 |
3.4 小结 | 第56-57页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7-59页 |
4.1 总结 | 第57-58页 |
4.2 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