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3-17页 |
第二章 ARCGIS环境下地图制图综合 | 第17-33页 |
2.1 地图制图综合概述 | 第17-21页 |
2.1.1 地图制图综合概念 | 第17页 |
2.1.2 地图制图综合的影响因素 | 第17-19页 |
2.1.3 专题地图制图综合与普通地图制图综合的区别 | 第19-21页 |
2.2 地图制图综合基本方法 | 第21-22页 |
2.2.1 选取 | 第21页 |
2.2.2 化简 | 第21-22页 |
2.2.3 概括 | 第22页 |
2.2.4 位移 | 第22页 |
2.3 ARCGIS环境下地图制图综合功能简介 | 第22-33页 |
2.3.1 ARCGIS产品简介 | 第22-23页 |
2.3.2 地理数据处理 | 第23-25页 |
2.3.3 制图综合工具 | 第25-27页 |
2.3.4 ARCGIS下工作流集成环境 | 第27-31页 |
2.3.5 ARCGIS在土地利用类型综合方面的优劣势 | 第31-33页 |
第三章 土地利用地类图斑综合的知识规则 | 第33-47页 |
3.1 土地利用类型综合特点 | 第33-36页 |
3.1.1 土地利用数据特点 | 第33-35页 |
3.1.2 土地利用类型地图综合的原则 | 第35-36页 |
3.2 地图制图综合知识及规则表达 | 第36-39页 |
3.2.1 地图制图综合知识概念 | 第36页 |
3.2.2 地图制图综合知识特征 | 第36-37页 |
3.2.3 地图制图综合知识的规则表达方法 | 第37-39页 |
3.2.4 产生式规则在土地利用地类图斑综合中的应用可行性分析 | 第39页 |
3.3 土地利用地类图斑综合知识 | 第39-41页 |
3.4 ARCGIS环境下土地利用地类图斑综合知识规则表达及解决策略 | 第41-47页 |
3.4.1 地物重要性规则表达及解决策略 | 第42页 |
3.4.2 地物选取规则表达及解决策略 | 第42-44页 |
3.4.3 属性数据综合规则表达及解决策略 | 第44页 |
3.4.4 图形综合规则表达及解决策略 | 第44-46页 |
3.4.5 边界化简规则表达及解决策略 | 第46-47页 |
第四章 ARCGIS环境下基于知识规则的地类图斑综合工作流设计和综合质量分析评价 | 第47-81页 |
4.1 基于工作流的地图制图综合控制 | 第47-50页 |
4.1.1 工作流定义 | 第47-48页 |
4.1.2 地图制图综合中的工作流 | 第48页 |
4.1.3 工作流在地图制图综合中的控制作用 | 第48-50页 |
4.2 土地利用地类图斑综合整体模型 | 第50-54页 |
4.3 土地利用地类图斑综合过程控制的工作流设计 | 第54-75页 |
4.3.1 重点地物和狭长图斑选取的工作流设计 | 第54-59页 |
4.3.2 图斑合并操作的工作流设计 | 第59-68页 |
4.3.3 图斑简化操作的工作流设计 | 第68-72页 |
4.3.4 人工辅助处理 | 第72-75页 |
4.4 土地利用地类图斑综合结果质量分析和评价 | 第75-80页 |
4.4.1 地图综合结果评价的意义 | 第75-76页 |
4.4.2 地图负载量 | 第76-77页 |
4.4.3 语义相似度 | 第77-78页 |
4.4.4 结构相似性 | 第78-80页 |
4.5 综合结果评价 | 第80-81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1-83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81-82页 |
5.2 不足与展望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9页 |
附录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