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4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0页 |
·研究的内容和对象 | 第10-11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1-13页 |
·茶馆空间设计的研究 | 第11-12页 |
·中国传统设计思想的研究状况 | 第12-13页 |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3页 |
·论文的进展计划 | 第13-14页 |
第二章 茶馆的产生和发展与功能分析 | 第14-22页 |
·茶馆的产生和发展 | 第14-16页 |
·茶馆的产生 | 第14-15页 |
·茶馆的发展 | 第15-16页 |
·茶馆的功能分析 | 第16-19页 |
·茶馆的功能概述 | 第16-19页 |
·文化功能 | 第17-18页 |
·休闲功能 | 第18-19页 |
·社会功能 | 第19页 |
·小结 | 第19-22页 |
第三章 当代茶馆的空间设计 | 第22-40页 |
·当代茶馆空间的功能分区 | 第22-25页 |
·展示空间 | 第22-23页 |
·演艺空间 | 第23-24页 |
·私密空间 | 第24页 |
·开放空间 | 第24页 |
·体验空间 | 第24页 |
·工作空间 | 第24-25页 |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当代茶馆空间设计中的运用 | 第25-30页 |
·当代茶馆空间设计中的传统文化元素概述 | 第25-30页 |
·字、画的运用 | 第25-27页 |
·吉祥图案的运用 | 第27-28页 |
·建筑构件的运用 | 第28页 |
·家具的运用 | 第28-29页 |
·陈设品的运用 | 第29-30页 |
·当代茶馆的地域文化体现 | 第30-37页 |
·物质层面 | 第30-35页 |
·功能性元素 | 第31-32页 |
·空间布局 | 第32页 |
·室内色彩 | 第32-33页 |
·室内材质 | 第33-34页 |
·历史风貌 | 第34页 |
·自然特征 | 第34-35页 |
·精神层面 | 第35-37页 |
·小结 | 第37-40页 |
第四章 当代茶馆空间的设计思想概述 | 第40-52页 |
·影响当代茶馆空间设计的主要因素 | 第40-45页 |
·茶文化的风靡 | 第40-44页 |
·茶文化的产生 | 第40-41页 |
·茶文化的定义 | 第41页 |
·茶文化的内涵 | 第41-44页 |
·当代茶馆的发展 | 第44-45页 |
·当代茶馆空间设计的思想基础 | 第45-48页 |
·“儒”、“道”、“释”的设计观点 | 第45-47页 |
·“儒”家 | 第46页 |
·“道”家 | 第46-47页 |
·“释”家 | 第47页 |
·“以人为本”的观点 | 第47页 |
·传统园林设计中的理念 | 第47-48页 |
·当代茶馆空间的设计思想 | 第48-50页 |
·寄情于物,人境合一 | 第48-49页 |
·气韵生动,言无不尽 | 第49-50页 |
·文质兼备,礼仁教化 | 第50页 |
·小结 | 第50-52页 |
第五章 实例分析及当代茶馆空间设计思想的创新和发展 | 第52-60页 |
·北京老舍茶馆的空间设计分析 | 第52-55页 |
·当代茶馆空间设计思想的创新和发展 | 第55-58页 |
·当代茶馆空间设计思想的创新 | 第55-57页 |
·当代茶馆空间设计思想的发展 | 第57-58页 |
·小结 | 第58-60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图录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