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4页 |
1.1 课题来源与背景 | 第10-11页 |
1.1.1 课题来源 | 第10页 |
1.1.2 课题背景 | 第10-11页 |
1.2 纳米材料概述 | 第11-14页 |
1.2.1 纳米材料的定义与特性 | 第11-12页 |
1.2.2 纳米材料的应用领域 | 第12-14页 |
1.2.3 纳米 ZnO 的概述 | 第14页 |
1.3 纳米材料的环境行为及生态毒性 | 第14-17页 |
1.3.1 纳米材料的环境行为 | 第14页 |
1.3.2 纳米材料对环境的生态毒性 | 第14-16页 |
1.3.3 纳米 ZnO 的生态毒性 | 第16-17页 |
1.4 纳米材料对活性污泥系统影响的研究现状 | 第17-22页 |
1.4.1 活性污泥中纳米材料的来源与种类 | 第17-18页 |
1.4.2 纳米材料对活性污泥硝化作用影响的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1.4.3 纳米材料对活性污泥活性影响的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1.4.4 纳米材料对活性污泥种群影响的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1.5 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2页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2-24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4-36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4-26页 |
2.1.1 化学药剂 | 第24-25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25页 |
2.1.3 模拟生活污水 | 第25页 |
2.1.4 接种污泥 | 第25-26页 |
2.2 实验装置与运行方式 | 第26-27页 |
2.2.1 实验装置 | 第26-27页 |
2.2.2 运行方式 | 第27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7-36页 |
2.3.1 纳米 ZnO 悬浊液的配制与表征 | 第27-29页 |
2.3.2 纳米 ZnO 毒性接触实验方法 | 第29-30页 |
2.3.3 SMP 及 EPS 的提取与分析方法 | 第30-31页 |
2.3.4 活性污泥呼吸速率测定方法 | 第31页 |
2.3.5 酶活性测定 | 第31-32页 |
2.3.6 PCR-DGGE 技术方法 | 第32-35页 |
2.3.7 其他常规水质指标检测方法 | 第35-36页 |
第3章 纳米 ZnO 对活性污泥活性的影响 | 第36-52页 |
3.1 引言 | 第36页 |
3.2 纳米 ZnO 对活性污泥活性的影响 | 第36-44页 |
3.2.1 纳米 ZnO 对活性污泥沉降性的影响 | 第36-37页 |
3.2.2 纳米 ZnO 对活性污泥生物量的影响 | 第37-38页 |
3.2.3 纳米 ZnO 对胞外聚合物的影响 | 第38-39页 |
3.2.4 纳米 ZnO 对溶解性微生物产物的影响 | 第39-41页 |
3.2.5 纳米 ZnO 对活性污泥呼吸作用的影响 | 第41-42页 |
3.2.6 纳米 ZnO 对乳酸脱氢酶释放的影响 | 第42-43页 |
3.2.7 纳米 ZnO 对有机物降解的影响 | 第43-44页 |
3.3 纳米 ZnO 对活性污泥种群的影响 | 第44-50页 |
3.3.1 基因组 DNA 的提取 | 第44-45页 |
3.3.2 16S rDNA PCR 扩增 | 第45-46页 |
3.3.3 DGGE 的 PCR 扩增 | 第46页 |
3.3.4 DGGE 分离结果分析 | 第46-48页 |
3.3.5 16S rDNA 测序结果 | 第48-5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4章 纳米 ZnO 对 SBR 系统硝化作用的影响 | 第52-63页 |
4.1 引言 | 第52页 |
4.2 纳米 ZnO 对 SBR 系统生物脱氮的影响 | 第52-55页 |
4.2.1 纳米 ZnO 对生物脱氮效率的影响 | 第52-53页 |
4.2.2 纳米 ZnO 对一个周期内氮形态转化的影响 | 第53-55页 |
4.3 纳米 ZnO 对硝化作用酶的影响 | 第55-56页 |
4.4 纳米 ZnO 对 Nitrosomonas europaea 的影响 | 第56-61页 |
4.4.1 纳米 ZnO 对 Nitrosomonas europaea 细胞生长的影响 | 第56-57页 |
4.4.2 纳米 ZnO 对 Nitrosomonas europaea 细胞活性的影响 | 第57-58页 |
4.4.3 纳米 ZnO 对 Nitrosomonas europaea 质膜完整性的影响 | 第58-59页 |
4.4.4 纳米 ZnO 对 Nitrosomonas europaea 细胞形态的影响 | 第59-6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