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2页 |
1.2 钢轨超声检测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2.1 超声体波钢轨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超声导波钢轨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2章 电磁超声导波检测原理 | 第18-31页 |
2.1 引言 | 第18页 |
2.2 导波检测基本原理 | 第18-29页 |
2.2.1 导波形成机理 | 第18-20页 |
2.2.2 群速度与相速度 | 第20-21页 |
2.2.3 多模态与频散特性 | 第21-24页 |
2.2.4 Rayleigh 波与类 Rayleigh 波 | 第24-27页 |
2.2.5 反射法与透射法 | 第27-29页 |
2.3 电磁超声换能器工作原理 | 第29-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钢轨轨底结构频散特性分析 | 第31-43页 |
3.1 引言 | 第31页 |
3.2 有限元振动模态分析理论 | 第31-33页 |
3.2.1 结构运动方程建立 | 第31-32页 |
3.2.2 振动模态分析 | 第32-33页 |
3.3 波导结构频散特性的有限元分析方法 | 第33-38页 |
3.3.1 频散曲线绘制步骤 | 第33-36页 |
3.3.2 有限元分析法有效性验证 | 第36-38页 |
3.4 钢轨轨底结构频散特性分析 | 第38-42页 |
3.4.1 模型建立和参数设置 | 第38-39页 |
3.4.2 模态选择准则 | 第39-40页 |
3.4.3 适于轨底缺陷检测的模态选择 | 第40-4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电磁超声导波轨底传播特性分析 | 第43-55页 |
4.1 引言 | 第43页 |
4.2 电磁超声换能器的数学模型 | 第43-45页 |
4.3 电磁超声导波轨底传播有限元时域仿真建模 | 第45-48页 |
4.4 类 Rayleigh 波振动能量分布 | 第48-50页 |
4.5 电磁超声换能器工作点优化 | 第50-5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5章 钢轨轨底缺陷检测实验研究 | 第55-64页 |
5.1 引言 | 第55页 |
5.2 缺陷设置与电磁超声换能器布局 | 第55-56页 |
5.3 实验系统设计 | 第56-60页 |
5.3.1 控制电路设计 | 第56-57页 |
5.3.2 升压电路设计 | 第57-59页 |
5.3.3 驱动电路和功放电路设计 | 第59页 |
5.3.4 滤波和放大电路设计 | 第59-60页 |
5.4 消噪算法设计 | 第60-61页 |
5.5 工作点仿真优化结果实验验证 | 第61页 |
5.6 缺陷检测实验 | 第61-63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结论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
附录 | 第70-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