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9-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第11-12页 |
1.2.3 对国内外有关行政自由裁量权研究现状的评述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第13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5 创新之处 | 第13-15页 |
2 行政自由裁量权相关概念的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15-22页 |
2.1 行政自由裁量权的相关概念 | 第15-19页 |
2.1.1 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定义 | 第15-16页 |
2.1.2 行政自由裁量权的目标 | 第16-17页 |
2.1.3 合理行使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必要性 | 第17-19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2.2.1 街头官僚理论 | 第19页 |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19-20页 |
2.2.3 比例原则理论 | 第20-22页 |
3 扬州市建设领域行政自由裁量权行使的基本情况 | 第22-31页 |
3.1 扬州市建设领域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发展过程 | 第22-23页 |
3.2 扬州市建设领域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的途径 | 第23-31页 |
3.2.1 制定行政自由裁量基准 | 第24-27页 |
3.2.2 实行网上办案、多级审批制度 | 第27-28页 |
3.2.3 重大案件集体会办和备案制度 | 第28-29页 |
3.2.4 对行政执法人员的岗位培训和法律监督 | 第29-30页 |
3.2.5 案件回访制度 | 第30-31页 |
4 扬州市建设领域行政自由裁量权行使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 第31-38页 |
4.1 扬州市建设领域行政自由裁量权行使中存在的问题 | 第31-33页 |
4.1.1 同案不同罚 | 第31-32页 |
4.1.2 先裁量,后定性 | 第32页 |
4.1.3 存在人为干预 | 第32-33页 |
4.1.4 行政执法者的水平不足 | 第33页 |
4.2 扬州市建设领域行政自由裁量权行使中存在的问题的原因 | 第33-38页 |
4.2.1 立法机关在制定法律、法规时存在的问题 | 第33-35页 |
4.2.2 行政自由裁量基准的不合理使用 | 第35页 |
4.2.3 行政干预 | 第35-36页 |
4.2.4 行政执法者的道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参差不齐 | 第36-37页 |
4.2.5 行政监察的力度不够 | 第37-38页 |
5 扬州市建设行政机关行使行政自由裁量权问题的对策建议 | 第38-43页 |
5.1 提高立法机关的立法技术和立法水平 | 第38-39页 |
5.2 实行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互相监督制度 | 第39页 |
5.3 健全行政自由裁量基准和信息公开制度 | 第39-40页 |
5.4 提高行政执法者的道德修养和业务水平 | 第40-41页 |
5.5 完善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外部审查制度 | 第41-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