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创新点摘要第6-9页
绪论第9-12页
第一章 相关理论概述第12-17页
    1.1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分析第12-14页
        1.1.1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内涵及特征第12-13页
        1.1.2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必要性第13页
        1.1.3 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符合青年成长规律第13-14页
    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分析第14-15页
        1.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含义及内容第14页
        1.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价值第14-15页
        1.2.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系第15页
    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第15-16页
    1.4 高校是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阵地第16-17页
第二章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现状及面临的挑战第17-24页
    2.1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现状第17-21页
        2.1.1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成果第17-19页
        2.1.2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基本经验第19-21页
    2.2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面临的挑战第21-24页
        2.2.1 多元化社会思潮对高校青年的影响第21-22页
        2.2.2 网络等新媒体广泛应用对高校青年的影响第22页
        2.2.3 高校青年生活方式及行为模式的转变第22-24页
第三章 构建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模式第24-33页
    3.1 构建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模式原则第24-26页
        3.1.1 引导性原则第24页
        3.1.2 实践性原则第24-25页
        3.1.3 科学性原则第25-26页
    3.2 构成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模式要素第26-27页
    3.3 构建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模式第27-33页
        3.3.1 学校与社会同步协作,多领域培育第27-28页
        3.3.2 课堂与社团同步覆盖,分时段培育第28-29页
        3.3.3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同步应用,全媒体培育第29-30页
        3.3.4 构建多领域、分时段、全媒体的“三同步”培养模式第30-33页
第四章 加强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措施第33-39页
    4.1 加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成长环境建设第33-34页
    4.2 提高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第34-36页
    4.3 发挥青年在培养中的主动性作用第36-39页
结论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3页
致谢第43-44页
详细摘要第44-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大学生国防意识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