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现代文学(1919~1949年)论文

论“五四”翻译文学与中国文学的现代性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引言第8-11页
第一章 “五四”前翻译文学与文学现代性的发轫第11-21页
    第一节 文学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文学第12-14页
    第二节 晚清翻译文学的兴起第14-16页
        一、 何谓翻译文学第14-15页
        二、 晚清翻译文学介绍第15-16页
    第三节 晚清翻译文学的现代性因素第16-21页
        一、 文体之新第16-17页
        二、 内容之新第17-18页
        三、 晚清与“五四”翻译文学的区别与联系第18-21页
第二章 “五四”翻译文学与文本格局的现代性第21-39页
    第一节 白话文攻占文言文阵地第22-23页
    第二节 现代小说的“呐喊”第23-28页
        一、“五四”翻译小说的话语主体变革第23-26页
        二、 翻译小说关照下本土现代小说的深度人文关怀第26-28页
    第三节 现代诗歌的“尝试”第28-32页
        一、 “五四”翻译诗歌构建民族国家的想象第28-30页
        二、 翻译诗歌影响下本土现代诗歌的多元创作第30-32页
    第四节 现代戏剧的拓展第32-35页
        一、“五四”翻译戏剧的文学功利性的追求第32-34页
        二、 翻译戏剧感染下本土现代戏剧的独立与解放第34-35页
    第五节 现代散文的新生第35-39页
        一、 “五四”翻译散文的“破旧立新”第36-37页
        二、 翻译散文映照下本土现代散文的“辣与美”第37-39页
第三章 “五四”翻译文学与现代知识群体的生成第39-46页
    第一节 现代报刊:社群的公共领域第39-41页
    第二节 现代作家群:西方文化的浸润第41-44页
    第三节 现代读者群:世界眼光看中国第44-46页
第四章 “五四”翻译文学与审美意识的现代性第46-60页
    第一节 以“人学”为思想中心第46-48页
    第二节 三重意识的交织:世界性、民族性、创造性第48-50页
    第三节 女性意识的觉醒第50-54页
    第四节 “悲剧”审美的流行第54-56页
    第五节 翻译文学现代性的反思第56-60页
结论第60-64页
参考文献第64-66页
致谢第66-68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金圣叹小说“文法”理论探析
下一篇:胡天游年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