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典礼赋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8-13页 |
(一) 选题意义 | 第8-10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三) 研究思路 | 第11-13页 |
一、先唐典礼赋的发展 | 第13-19页 |
(一) 典礼赋的萌芽——荀卿《礼赋》 | 第13-14页 |
(二) 典礼赋的初始期——汉代 | 第14-16页 |
(三) 典礼赋的发展期——魏晋南北朝 | 第16-19页 |
二、唐代典礼赋分类及其礼制研究 | 第19-44页 |
(一) 祭礼赋 | 第19-34页 |
1. 郊天礼 | 第19-31页 |
(1) “郊”与“圜丘”的关系 | 第19-21页 |
(2) 关于郊天的典礼赋 | 第21-31页 |
2. 祭后土 | 第31-33页 |
3. 享太庙 | 第33-34页 |
(二) 生产礼赋 | 第34-39页 |
(三) 交接礼赋 | 第39-41页 |
(四) 其它礼赋 | 第41-44页 |
三、从唐代典礼赋的发展看唐代文人的创作心态 | 第44-52页 |
(一) 初盛唐典礼赋:强烈的事功精神 | 第44-47页 |
(二) 中唐典礼赋:对礼义的重视与反思 | 第47-49页 |
(三) 晚唐典礼赋:渴望恢复“礼”的秩序 | 第49-52页 |
四、唐代典礼赋的主题内容与写作艺术 | 第52-75页 |
(一) 唐代典礼赋的主题内容 | 第52-67页 |
1. 体现敬天尊祖、君权神授的思想意识 | 第52-54页 |
2. 彰显崇儒隆礼、礼乐以和的审美追求 | 第54-61页 |
3. 表达讽劝君王、以德为本的浓烈情思 | 第61-67页 |
(二) 唐代典礼赋的写作艺术 | 第67-75页 |
1. 严谨分明、顿挫有致的结构 | 第67-68页 |
2. 雄壮峻伟、气韵流畅的风格 | 第68-70页 |
3. 古雅典重、华丽精美的语言 | 第70-75页 |
结语 | 第75-76页 |
附表 | 第76-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7页 |
后记 | 第87-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