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0页 |
一、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页 |
二、 研究的范围与限制 | 第9-10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一、 简述国外少年儿童钢琴教学法的发展情况 | 第10页 |
二、 简述中国少年儿童钢琴教学法的发展情况 | 第10页 |
三、 简述儿童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对研究的帮助 | 第10-11页 |
四、 简介奥尔夫教学法对课题创新研究的启示 | 第11-13页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第13-19页 |
一、 研究样本 | 第13页 |
二、 研究工具 | 第13页 |
三、 正式施测 | 第13-19页 |
(一) A 班:巩固基础知识,开发想象力 | 第13-15页 |
(二) B 班:提高音乐素养,启发性快乐教学 | 第15-17页 |
(三) C 班:培养对音乐内在的感悟力,增强钢琴表演的综合能力 | 第17-19页 |
第四章 研究结果 | 第19-22页 |
一、 样本基本资料分析 | 第19页 |
二、 学员与家长的信息反馈 | 第19-20页 |
三、 参与旁听的教育工作者的信息反馈 | 第20-22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22-26页 |
一、 结论 | 第22-24页 |
(一) 注重轻松、愉悦的学好音乐素养,将基础打牢 | 第22页 |
(二) 不同阶段要有不同的要求,教学方法不能一成不变 | 第22-23页 |
(三) 教师应注重在启发性教学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 第23-24页 |
(四) 保护学生天赋的自由,支持原创,鼓励学生充分的展示自我 | 第24页 |
二、 建议 | 第24-26页 |
(一) 钢琴教室的布置与装潢 | 第24页 |
(二) 多媒体技术的学习与应用 | 第24-25页 |
(三) 选择适合学生使用的教材 | 第25页 |
(四) 多组织钢琴表演方面的活动 | 第25-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2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28-29页 |
致谢 | 第29页 |